简书书评

《枢纽》你所不知道的中国

2018-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净是书

听说施展的《枢纽》是因为罗胖在跨年演讲的推荐而走红,但是我并非是从罗胖那里知道。只是偶然的一天,在书店里闲逛,看到书架上“枢纽”二字,比较好奇,大概翻阅了几页,明白是讲中国历史的,似乎讲的很有趣味性,才开始认真读下来。

施展为了准备此书用了八年的时间,力图用更系统的方式,对“什么是中国”以及“中国未来走向哪里”给出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解释。

而且我发现现在有一个有趣现象,严肃学者很多都不敢轻易写通史之类的作品,反而是非专业人士常常进行尝试,就比如之前《人类简史》的作家也并非是严肃学者。

在书中作者脑洞开的非常大,就比如对中国的历史定义,之前大家有个模糊的概念,就是将汉族的历史当做中国的历史,而不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常见的历史观也是剥离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只是作为外族入侵的负面形象出现,但是入关的满族却实实在在的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了200多年。

如果汉人作为主体民族,却不了解、掌握、理解、熟知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理解如今中国另一半人的想法、文化和习俗,就始终心有隔阂。如果我们不把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当做自己先辈的历史记忆,那么我们就很难有同为一家人的感觉,我们也很难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整合为一体。

而且书中一直强调“超大规模”,正是因为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使得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无法在任何单一学科的话语当中完成。而施展工科出身,在北大拿了史学博士,现在主要教授西方政治学相关课程。这种学术背景,恰好赋予了他超越单一学科,解释宏大问题的跨学科能力。

以下是根据这本书的框架做的思维导图

以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个特征作为线索,解释三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

第一,中国为什么能长期维持大一统;

第二,中国在近代为什么在世界上落后了;

第三,中国向近现代转型的时候,超大规模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读后感:《枢纽:3000年的中国》一书就是回答了一个问题,究竟“何谓中国”。本书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新清史学派的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定位为一个体系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