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
对生活没有希望,也没有失望。感兴趣的事就做,有趣的人就聊。
能聊到一起的就多聊几句,否则就及时闭嘴。任其在耳边叨叨个没够,也不往心里放一个文字。所以其实面对面坐着,一个眼前,一个天边,很少难有交集。
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并不是为了非求得一个什么结果,可能仅只是单纯的喜欢。喜欢就行,不必非要结果。要结果的未必就是喜欢。
当然,可以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其实世上哪有什么极致,只不过是自己标榜而已。
历史有节点,生活有仪式。节点是关键人物和大事,仪式是一种纯粹的宣告。
需要宣告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宣告的呢。能掌控的根本不需要宣告,不能掌控的宣告又有何用。
生活当中最具有仪式感的就是结婚典礼,而讽刺的是,婚礼办的越大越热闹,婚后的结局也会越刺眼越揪心。
那些注重仪式感的,最后也仅只是个仪式而已。
所以,仪式到底带来什么?仅只是仪式感么?
仪式大部分都是为别人举办的,希望别人能看到。不管是结婚典礼,开业典礼,开学典礼,甚至重大的纪念日。
小的仪式花小钱,大的仪式花大钱。而不办仪式根本就不用花钱。当然花钱没什么不好,但不花钱未必就一定好。
仪式感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日子终归是长长短短的过,路也要短短长长的走。
不是举办了仪式就一定会走下去,就一定会改变。仪式仅只是一个存在形式,有时候与后面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注重仪式的会在当时此刻,立誓言,宣号召。认为那是一个隆重的开始,既是前面的了结,也是后面的开端。可是往往决心有多大,野心却背道而驰。
形式不能没有,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仪式不是必然条件,仪式感也并不是有仪式才有的情感。
当然,谁都想日子过得轰轰烈烈。君不见那些腰缠万贯,动辄身价成千上亿者。祝个寿摆个百岁都能轰动整个城市,巴不得全市全国全世界都能参与他们的仪式。那仪式感,既满足了高调做人,又满足了形式带给他人的快乐,所以只能越办越上瘾。
生活需要仪式,情感需要寄托。不管仪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都会不同形式地存在现实生活中或自己的思想里。有的有形,有的无影。
有型的并不一定都是坏的,而无影的也未必就都是好的。无论哪一种,只要正确解读它的价值和意义,深刻剖析仪式带来的结果,这才是本质问题。
我的生活里没有任何仪式,也不喜欢搞仪式,当然也就体会不到任何仪式感。这可能源于对仪式本身喧闹的抵制。大多数仪式不可能一个人办,而需要一个人办的又实在没有必要。
人生大大小小的事,来来往往的人,心里有的终会留下,心里没有的办再多的仪式也只是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