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

乡村记忆——走路上学的日子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61人  编织装点生活

小时候,村庄里有一所破烂的小学,小学由三排土墙瓦房构成,一排朝东,另外两排在这一排的前面错开,分别朝向南北,每排房子约二到三间教室,三排房子和前面一块4米左右宽的条形草坪,围成了一个操场,便是学生课间的活动场所。

这所小学坐落在村子的中央,除了本村里的孩子,还有隔壁两个村的会过来读,因为资源有限,学校只开设一到四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共四个老师,每个老师负责一个班。南面两间教室垮了一间,东面有三间,其中一间一个老师家住着,另外一间稍小的,村子里一户人家开了一个小商店,加上北面两间,刚好够四个班。

我家住在村子的末端,也就是村边的小山头,走路到学校需要20分钟,每逢下雨的日子,我们会顶个塑料薄膜在身上,几个孩童一前一后,走在全是泥泞的土路上,脚穿着布鞋在稀泥间滑来滑去,薄膜完全遮不住飘落的雨丝,孩子们任凭雨滴打落在身上,书包则紧紧抱在怀里,用薄膜包裹着,生怕淋湿了。有时不小心在泥土里滑了一跤,摔得全身是泥,有时踩在松软的泥泞上,脚就陷了下去,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习以为常,小一点的则哇哇大哭,有时哥哥姐姐帮忙拉起来,或者去泥土里帮忙把脚提出来,有时鞋子就留在了里面,双手进去抠出来,鞋纽扣就坏了……

下雨的日子,教室也是积水的,因为教室房顶的瓦片坏了,长期没人敢爬上去修整,一方面没有专人负责管理,一方面房屋年代已久,上面的木头已经腐朽,人站上去恐怕都承受不住。若是积水小,还能勉强在里面上课,若是遭遇大暴雨,则积水都淹没到膝盖,刚好外面天晴,同学们就各自搬着家里的草蹲(一种稻草做的草凳)坐在门口听课。

那是四年级的一天上午,我们一早起来到学校,看到眼前的一幕都惊呆了:教室塌了,房顶支撑用的木头断了两根,形成一个大的凹陷,瓦片全砸在教室里,由于头晚下大雨,土墙一侧没有瓦片遮挡,也被雨淋垮了,这个教室是明显不能用了。

我们那一个班有将近20人只能去村中心小学继续读书,原本班里有30多人,有一部分人由于家离学校太远,选择辍学了。

中心小学在河对岸的山脚下,这所学校不再是土房,是比较结实的四层砖房,离我们村庄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那群十岁左右的孩子,每天从家至学校,往返四趟,差不多每天要走20公里。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这是一条更艰难的上学之路,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好,天气下雨同样路上泥泞不断,又怕遇到涨河水;冬季的时候还没天亮就得出发,怕村子里的狗咬,过河得脱了鞋子,河水冷得刺骨,有时甚至结冰,每逢冬季脚上都布满了有血迹的裂口。有时运气好,能在回家路上遇到拉泥的拖拉机,拖拉机从我们村子里拉白泥(专门用来制造瓦片的泥土),运到河对岸的另外的村子烧制瓦片,因此车回村子时是空车,友好的司机会停下来让学生坐,一些司机则开得飞快,很多孩子就跑去追赶,追到后手够到拖拉机后门,一跃便上去了,接着又拉其它同伴上去,有时失手会狠狠地摔一跤,疼得只咬牙。

五年级时有次涨大河水,大家都被河水挡在了对岸,没家长来接应,孩子们都不敢轻易渡河,有些家长就算来了,没有过河的经验,也不敢鲁莽下水,只得眼巴巴看着对面的孩子,盼望河水快快退去。然而,漫过河沿的水怎么可能那么快消退,河那边有亲戚的都去了亲戚家,我们只能看着浑浊翻滚的河水汹涌而去。快到夕阳下山时,终于来了个高个子叔叔,来来回回好几趟,把我们背过了河,趴在叔叔背上时,我看着河水没过他的腰际,周围都是土红色的泥巴水,叔叔说在过这么凶的河水时,一定不能抬起脚,必须挨着河底走,不然容易被河水卷走,我听着瑟瑟发抖,十几米的河水终于淌过去了。

冬天里,我和几个哥哥,还有几个邻居,每天在天还没亮就得出发,我们用稻草打着火把,照明又取暖,往往过河过去,天才亮,我们几个孩子就把火把凑起来烧了,烤得全身暖暖的,又往学校赶。

小学毕业那年,希望工程捐助,在我们村修了小学,河上也架起了大桥。

初中三年,我们在镇上中学读书,镇中学在沿着河岸往上走五六公里的地方,每个星期回家一次,也是一群孩子约着,逢到周末就一同来去,河两岸种满了柳树,两边都是农田,除了冬季到处光秃秃的,其它季节河岸边都很美。有时在河边慢慢悠悠走,走完河沿的路,又走完村子,到家里得用四五个小时。

如今又是十几年过去,镇中学修得和城里的学校一样光鲜亮丽了,村里的希望小学却又慢慢的变旧了,走在路边,隔着围墙都能看见教室外围白墙上布满了许多斑斑点点,村中心小学自毕业后再未去过,记忆中除了每天来回四趟必走的那条路,路上的草木,玩耍的伙伴,奔腾的河水,还有飞快的拖拉机,仿佛别的都记不起了……

如今村子里修了水泥路,村里小学早已普及一到六年级,每周去中学的孩子们,也可以坐公交车直达,或者父母接送。走路上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苦中带甜的记忆永留心。愿每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这个时代值得留恋的回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