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到乌镇的那天,天空飘着小雨。
安排好西栅的住宿和行李后,我们便上了去东栅的免费接送客人的公交。人好多,排了半天队。虽然下着雨,但是游人如织。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来了。逢源双桥来了。晴耕雨读来了。乌镇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矛盾故居。木心故居。江南才子的人生历程一览无余。小时候的矛盾就被老师称赞,此子文学方面颇有天赋,将来必成大器。大概这个意思,不是原话。矛盾和木心都是美男子,尤其是木心。木心在美术和文字方面都有涉猎,也有造诣。
进入东栅是另外一个世界。就像黄磊说的,时间好像停止了流动。回家后,看了两集似水年华才知道,也只能黄磊和刘若英这样文艺范的人来饰演,才能演出乌镇古朴,清澈,安逸的气质。想想,其实无论怎样的人,去了乌镇都容易发生爱情故事。因为,它远离红尘,纯粹干净。
不过,我到底还是清醒的。到了逢源双桥,对妹妹说了一句:不美的人来这儿,一百次,一千次,连一次遇见爱情的机会都不会有。不是世俗,人性如此。妹妹会意一笑。我也笑了。
可见,太文艺电视剧,不能多看,容易掉进去。
东栅中也有的人家翻修了室内,居住其中。看看是可以。如果要北方人长期临水而居,待在动不动就下雨的江南,那心情也只能是潮湿且发霉的。到了江南,我才意识到,天高云淡就是形容北方的词,而烟雨蒙蒙也只适合江南。到杭州的那天,天气预报说是中雨还是大雨来着,可是在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我看来不过是小雨。北方人所见过的大雨都是瓢泼大雨,水流如注。
到了西栅,雨依然没有停。到了木心美术馆和乌镇大剧院不远处,景色异常美丽。一向并不美的我总觉得一旦拍照便是破坏了和谐美,担心大煞风景。这次,意外拍了许多照片。那是此行最快乐的时光。
找了好久,打乘到景区里面接送游客的车,我们才找到民宿的具体住址。经由我们居住的民宿,有一座亭子叫雨读亭。难怪江南出才子。无论乌镇还是绍兴,给我的印象,浙江人非常注重教育的。
那是一幢临水的客房,在二楼。可以看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致,当然,也在早晨的鸟语花香中于水乡苏醒。
第二天,一大早,妹妹发现了窗外的油菜花。果然,曲径通幽。本以为要绕道才可以的,没想到转过两个门洞就到了。原以为,只有江西婺源,陕西汉中才有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没料到,江南小镇也有惊喜。
下午,赶上乌镇一个民俗节。一些乌镇的居民着传统服装,划龙舟,击鼓,顺着流水,穿越座座小桥。节日的气氛有了,且鼓声震天。
某些瞬间,我甚至怀疑。
这才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遥远的陕北仿佛另外一个世界。那里一到春天,尘沙满天飞。一到冬天,干燥枯冷。那里大部分的人,很难靠当地的特产发财致富。一年到头,比起江南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陕北旅游的。
而在江南,每年旅游的收入非常可观。当地的居民也收益不少。乌镇的民宿工作者,扫地的,扫厕所的,捞树叶的,卖吃食的,卖工艺品的,接待游客的,各个参观点的讲解人员,到处都是他们赚钱的来源。
然而出生地无法选择,家庭无法选择。我最终还是要回去的,或者将来等我老了,可以去这里养老。或者我的女儿将来可以嫁到这里。改变命运有多种方式。
在杭州,去灵隐寺的路上,出租车师傅说,他从不去北方,受不了北方的气候等条件。是的,他们这里的师傅一年光拉外来旅游人员,也能赚到不少钱。北方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向南方。以后,我还会到江浙一带旅游。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事。或者说,永远也改变不了。康熙乾隆这些封建帝王都曾多次游历江南,也没听说,去过北方游山玩水流连忘返的。
矛盾的小舅子也是名人。他和他的老婆都是乌镇人。他老婆家也算是名门望族。可见,姻缘关系也不是随便的,总得门当户对,差不离的。
去了绍兴,第一站便是鲁迅故里。慕名而去的人真不少。第一次坐了乌篷船。狭窄的河道,两条乌篷船并行有些拥挤。偶尔乌篷船会擦到河道的石头上。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想尽收眼底,又都想刻在心里。能来一次,不容易。
孔乙己的雕像和咸亨酒店都有。茴香豆,品尝后,认为味道一般。据说,茴香豆就是蚕豆剥皮后煮的。买了煮花生豆,挺好吃,味主咸。江南的苹果和花生都不能和北方的相提并论。毕竟,一方水土一方特产。
沈园距离鲁迅故里并不远。还没到沈园,园子外的宣传墙壁上就到处是陆游的诗。沈园,并没有让我失望。它就是我想象中的萧条和秀气。园子不大,有临水而立的长廊和亭子。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不过,最令我感叹的是陆游。写出王师北定中原日的豪放派诗人竟然也能写出红酥手黄滕酒。男儿心中有江山社稷,也有柔情有真情。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曾经一段时间,每天上语文课之前,语文老师都会叫一位学生上讲台演讲,主题不限,内容不限。记得,我讲的就是陆游的钗头凤。可能,当时就非常感慨,这样刚柔并济的文人。
不过,大多数同学表示出茫然,不知道,没听过。也有个别表现出不屑。不知道是,不懂不屑,还是懂且不屑?也许,那个时候,我心智过于成熟,当别人都不懂的时候,一个人过早演了青春故事。
十六年之后,我亲到沈园,目睹了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一唱一和,堪称古今绝唱。不清楚,是不是两人本人的字迹。陆游的字迹洒脱不羁。唐婉的则清秀圆润。
据说,年轻的陆游留恋于唐婉。他母亲不想儿子不求上进,整天迷恋于女色,逼迫他们分离。想必,唐婉当时也是才貌双全,性格温婉,深得陆游赏识,并且与陆游情投意合。不然,多年后,陆游垂垂已老,怎么会,依然对唐婉年年不忘,念念不忘,多次去沈园怀念故人,写出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令人哀婉唏嘘。
人和人真是不能比较。都是文人,比如李敖,比如金庸。朝三暮四者远远多于钟情者。也因此,相信爱情的人多去沈园。怀念那个相信爱情的人也多去沈园,去感受那非凡的情怀,去重塑纯洁的灵魂与简单的人生。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 乌镇沈园鲁迅故居沈园有个像葫芦的湖。我去的时候看到了一对鸳鸯。或者,也是对他们爱情的怀念。据说,当年,唐婉看了陆游题在沈园的钗头凤,应和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一个死后,一个终身怀念。是不是,只有悲剧的爱情故事才更动人?
据说陈道明,每次去绍兴,尤其是下雨天,都会去沈园。
忽又想起去鲁迅故居的趣事。有人看到朱安和许广平的照相,说因为朱安不漂亮,所以鲁迅不喜欢。朱安确实不漂亮,可是朱安漂亮,鲁迅就会喜欢?不会。许广平很美,也没有,不过她比朱安美,主要跟鲁迅精神世界匹配。
假设唐婉才貌只有其一,性格也好不到哪里,想必陆游也写不出那些情诗。只是一座园子,沈园也不会如此出名,游人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