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以文会友

浅谈改善活动的几个误区(原创文/张玉烛)

2020-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张玉烛

    维持与改善是管理活动的两个基本支柱。管理活动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企业要想维持在健康高效的运行状态,惟有持续改善。

      在改善活动中,由于实践和理解的差异就会出现许多改善的误区,整体总结出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把未遵守标准或岗位失责造成的问题盲目的列为改善课题和方向,不从管理的根本和制度层面去思考不足,而是盲从的追求改善的新鲜感,其实这种做法容易本末倒置,即为了追求所谓的改善,丢失了基础和根本,到头来得不偿失。

      第二是只有一味的个别改善,缺乏系统改善的串联,缺乏与经营活动主线的链接。这种情况在很多改善活动的现场都是常见的,即大家的改善热情很高,但基本是各自为战,改善与经营活动缺乏结合,一是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目的指向型不明确。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如同一颗大树吸取养份,系统改善是根部和主干,个别改善是树叶,惟有系统与个别的完美结合才能为实现枝繁叶茂的良性成长贡献力量。

      第三是盲目求快,让个别现象掩盖了整体机能的不足。很多情况下,出于为了打造标杆的目的,很多新的方法,新的运用在改善活动初期是以试点的方式在运作。为了交成绩尽快出成果的目的,改善活动沦为几个专人参与的专职活动,缺乏广泛的员工运用和参与基础,最终个别的良性现象通过资源的集中倾斜可能会有好的结果,但是这不能替代整体依然还在一个低层次的状态,因为体制没有形成,大多数人员还没有在不断的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这种所谓的成果只能是虚假的繁荣,缺乏延续性,不能长久。

      第四是缺乏投资回报和彻底改善的思维,形成短视视角,拆东墙补西墙。从本质上讲改善是一种成本的投入。有投入必须有产出,当然这个产出可能是长线的也可能是短线的,有的是看的见的结果,有的是无形的结果。真正的改善不以好看漂亮为衡量基准而是以实用有效果为判断指标。另外拆东墙补西墙,改善了问题又衍生出新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系统思考,抓住本质的思维习惯,不能盲目的追求改善,但是一旦认准的改善必须彻底有效果。

    改善活动是企业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备条件,我们必须正确的理解改善活动,以免陷入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假象之中。

                ……2020年4月26日于湖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