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
2016-09-29 本文已影响30人
Larissa
《中庸》一书,我最喜欢的就是“致曲”,它并不高深,只是非常合适我,套一句标准话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致曲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拿得起——致曲先择善。
择善,看起来就是选择善事,去做。
何为善?如何择?
善,在《大学》里是“明德”,明德靠格致,格物致知,比如我最近和男朋友吵架,正好拿来格啊,格自己,格男朋友,也格一格这段关系,方方面面考虑到了,嗯,心里大致有判断了——致知。
择,就是紧挨着格致的“诚正”两兄弟,在信息丰富的前提下得出判断,在判断清晰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在选择之后要坚持。想起刚看过的小说里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武功一流的男人娶了一个性格外貌都很差劲的女人,全天下的人看见他俩都会指手画脚窃窃私语,这个男人说:哪怕我的爱人是世间最大的恶人,那又怎么样,我爱她呀。
我知道啊,我选择了啊,我坚持我的选择,是为择善。
致曲是在哪里结束的呢?——放得下——功成则前之曲者不复存也。
致曲是见月之指,是走路的拐杖,见到月亮就好好看着月亮,走过了难走的路段就可以丢掉拐杖。致曲容易让一个人有所成就,世俗的成就,而我们所成就的东西也会反过来束缚住自己,比如那些摸惯了印把子退休之后就失魂落魄的老人家啊,何必呢,是不是。云在青天水在瓶,我们都是瓶子,瓶子的重点不在于瓶子里有多少水,而在于“能容”,曾经装过水了,就知道自己能容,以后哪怕这个瓶子空置了一百年也不改其“能容”的本质啊。
致曲,在拿得起放得下的过程中,让我更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