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旅行·在路上哲思

限制真的不好吗?

2019-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童年心事

      经常有人会说,因为我没有钱,所以什么都做不了;有人会说,我的时间不够用,所以没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当这些限制统统解除以后,你确定自己真的知道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吗?也许此时,有无数个念头会冒出,有太多的愿望可以罗列,不过有很大的可能你还是会很困惑。是啊,如果有一天我变得无所不能,那么我还想要什么呢?

限制会让我们难受,但是恰恰是这种难受,会让我们思考,会让我们去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制,这些限制的意义又在哪里。

由限制而引发的麻烦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不论走到何处,都会遇到诸多限制。再放大了看,每一个人遇到的最大限制就是死亡。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活力才能被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唤醒,人才会拼尽全力活出精彩而不凡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向死而生”便是限制和创造之间关系的最好证明吧。

这就是限制能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好处:限制能激发新的可能性。

缩小选择范围,找到内在规则

限制的第二个好处,就是组合原理。调用已有的模块合理组合,就能创造出新东西。把所有的模块放在一起,施以排列组合,可能会组合出多少东西来呢?这个数字会变得非常庞大。实际上,穷尽所有的组合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从中找到最合适的组合了。所以必须加上一些条件,让组合的理论可能范围缩小,让有价值的组合更容易浮现。这些条件,也就是一种限制。

所以限制的第二个好处是,它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如果没有限制,那么我们的很多选择会是“随机”的,因为我们根本无从评判什么样的选择是更好的,或者什么样的选择应该率先被尝试。而限制就扮演了“路标”的角色,它能指引我们走到一个能看到风景的地方。

想象现在你的面前铺着一张很大的白纸,手边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稿,你的任务是把这些图片和文字稿铺在这张白纸上,使它们铺排得合理而美观,这个工作也叫“排版”。

一张白纸之上,内容的排布方式是无穷尽的,如果尝试着去摆弄,你会发现刚开始怎么摆都可以,但是摆着摆着后面的内容就不好摆了,不太容易摆平了。其实这样的尝试就是“随机”式的,正因为没有限制,怎样摆都行,反而不知道怎样摆是更合适的,也许需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才能找到一个不错的摆法。

可想想看,这不过是一件看上去蛮简单的小事罢了。如果是更复杂点的事呢?也是这样没有方向地去试吗?当然就不行了。只有找出这件事必要或者有益的限制,并让限制来帮助我们,才是可行的办法。

仍旧拿排版来说,专业的排版设计师手上有一个强大的武器,叫作“网格系统”,这就是一个利用限制来创造自由的系统。

网格系统是一张大网,“网眼”是相同大小的矩形格子,这面网格覆盖在白纸上,就成了这个版面的网格系统。网格系统就像“辅助线”,在设计过程中它是可见的,等设计完了,呈交给读者时,不会让读者看到。读者看到的是利用网格系统展现出来的设计效果。所以,如果是在白纸上排版,我们需要用铅笔来画,以便事后擦除,如果在电脑上操作,用软件能很方便地画出和消除网格。

不同的网格系统有疏密之分,这取决于想把版面分成多少块。如果把版面切分成三行两列,那就是一个6格系统;如果把版面分成四行两列,那就是一个8格系统;如果把版面分成五行三列,那就是一个15格系统,以此类推。

在网格系统中,一个格子是最小的存放图文内容的单元,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一张小图片或者一小段文字放在这个格子里。与此同时,相邻的格子是可以组合的,变成更大的格子来放置内容。比如2×2相邻的四个格子可以放一张更大点的图片。

初识网格系统,很容易不以为然。我们会想,如果所有的内容都放在格子或者格子的组合中,会不会太受限制呢?但是尝试过以后你就会发现,恰恰是这样的呆板,为灵活的设计提供了支持。因为你不必再绞尽脑汁去想怎样分割页面,这个页面已经以一种整齐的方式分割好了,你要做的只不过是在有限的组合中进行选择。

关键是,网格系统下的所有组合,都能让版面显得“整齐”,不会给人以乱糟糟的感觉,因为它们都建立在规则的纵横网格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网格系统对排版的意义,不仅是一种限制,还是一种内在的规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