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人民广场

读《核舟记》上

2024-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紫湘Via
网图:核舟记

今天来聊一个与“大苏泛赤壁”相关的内容,晚明魏学洢的《核舟记》。我只记得学过这篇课文,当时就很惊叹那个微雕艺人的高超技艺,但具体的内容是一点记不得了。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吧。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i)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罔(wang):无,没有。罔不:无不,全都。因:就着。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无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第一段是总说,上来就夸了一下这个叫王叔远的微雕艺人,说他技艺精巧,怎么个奇巧法呢?“能以径寸之木”到“各具情态”云云。那还是不能让人信服啊,得有一个具体的例子。

遂提出这个人送了我一个用核桃做的小舟,刻的是北宋“大苏泛赤壁”的著名掌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i),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ruo)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an)之。

有:通“又”。有奇:多一点。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轩:高起。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雕栏: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望:左右相对。

核雕作品:蟹篓

石青:一种青绿色的矿物颜料。糁:涂。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核舟从船头到船尾长约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从第二段开始分开介绍了,先写了舟的长度和高度,即核舟的体积。然后写了观者视线最容易看到的部分——宽敞的船舱,上面还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

接下来重点来了,舱旁的小窗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还刻了对联,是前后赤壁赋里著名的文字,共十六个,可见雕工之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示出雕刻家的构思之巧妙。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u)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这就是子瞻帽吧)。黄庭坚字鲁直。诎:同“屈”,弯曲。不属:不相类似。

核雕作品:马拉轿车

第三段介绍船头部分,写了苏轼、黄庭坚和佛印三人各自的外貌和神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两人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好像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而“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备注: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