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复盘
坚持21 天,细读一本书。
在不出局163班班长依兰微微和127班班长李博带领下,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感恩两位班长的引领,也感恩坚持到最后的小伙伴们的一路相伴!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书。不得不说,写的很是详细,虽然这本书的第一版出版距今已经快要80年了,但经过不断地改版,这本书依然不分时间,不分国界的提现着它存在的价值。当之无愧的一本实用性好书!
这本书主要从阅读层次,阅读方法和阅读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诠释如何阅读。特别是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让我对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初我的阅读基本停留在基础阅读,也就是所谓的看。不会去花时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更不会加以运用。并且在这个阶段停留了很久。之后接触到家庭家庭教育的宣讲,开始加大自己的读书讲和读书范围,也会以收集资料的模式去阅览。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开始慢慢的过度到第二三四的阅读层次。
要看完一本书很容易,但要看完后把这本书变成自己的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一本书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所思所想会与现在有些差异。而且以作者的想法,总是希望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作为读者而言,对自己有用才是王道。特别是作为一本可以当作工具书的书而言。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人在不同时间段去阅读一本书的感受和受益程度是不同的,毕竟每一次翻开这本书的需求也不同。
就像这次21天共读,每天一章的内容,不多,大概每天也就六七页的样子。每天带着两三个问题去读书,读完还得记得回答问题,并记录。这样的体验是第一次。因为平时读书,最多也就是把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划一下,如果当时有想到什么案例或者解释的话备注一下,而这次,却是实打实的要记录下问题答案。而且我还有个习惯就是不喜欢用原文,因为我觉得用自己的表述,才更落地。事实上这次的21天共读的速度要比以前的阅读速度慢了很多。但不得不说,也通透很多。
当然,这是因为要跟着团队的节奏,如果是自己阅读的话我可能还是会更多的选择书中介绍的一些其他方法,比如跳读和选择性阅读。毕竟有一些内容是现阶段还没有太多接触的,比如对历史的阅读,对科学和数学的阅读。
21天很快,21天也很难,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要克服很多。比如明明有每天阅读的习惯,却还是会漏了交作业;明明阅读了内容,却一知半解不知如何答题。好在坚持了,好在最终也将作业补完了。
读一本书,是一次成长,参加一次活动,是一次经历,选择继续,是一种坚持,所有的行动都是当下,而行动过后,便是历史的足迹。
感恩遇见,感恩生命中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