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电影简书电影

不再重口味,《黑衣人:全球追缉》的5大难题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27人  8分电影

22年前,一部《黑衣人》用怪诞风趣的方式把外星人、神秘特工、重口味怪兽等猎奇元素结合,缔造了一股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风潮。

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的黑衣人形象成为了影史经典,大号墨镜搭配黑色西装,炫酷武器,人们很容易模仿,又很难简单cos出他们的神韵。

全球票房收获逾5.87亿美元后,出品方哥伦比亚影业乘势打造出系列三部曲。

2002年《黑衣人2》和2012年《黑衣人3》都保持了一定的口碑水准,这个系列也成了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个人最知名的商业代表作。

随着“大IP时代”的来临,好莱坞各大影业都把自己的老牌系列回炉再造,索尼哥伦比亚自然要把“黑衣人”重新送回大银幕,即便原来的灵魂人物威尔·史密斯早已无意回归,汤米·李·琼斯已经年过70岁。

第一个难题,谁来接班?

《黑衣人3》宣传的时候威尔·史密斯似乎说过要他儿子来,只是贾登·史密斯的表现一直令人失望,年龄也不太合适,冒险启用并不理智。那只能从好莱坞的人才库里找了,当红,正派,能搞笑,能跑能跳,魅力非凡,并且还得有个默契的搭档,结合当今的流行趋势,最好女性,“黑白搭配”这两点都得要。

感谢《雷神3》,感谢漫威,“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女武神”泰莎·汤普森非常符合上述条件。

第二个难题随之来到,锤哥和泰莎能摆脱来自漫威的角色捆绑吗?

《黑衣人:全球追缉》点映之后,问题有了答案。

暂时不能。

预告中就已经有了锤哥拿锤子的画面,很明显这是因为他演过雷神才这么设计的。估计去看点映场的都是影迷,正片里当他拿起锤子,即便这是预告中的片段,全场依然哄堂大笑。

居然可以这样和其他公司的电影“联动”,营造出喜剧效果,那为什么还要摆脱“角色捆绑”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复制了《雷神3》的表演,只不过没有了雷神人设的限制,又是一个全新的角色,他可以更加地自由奔放。然后电影里的王牌特工H,活生生就是一个死侍上身的雷神,嘴炮技能火力全开。

“女武神”泰莎·汤普森的表现相对没有《雷神3》那么惊艳,导演F·加里·格雷给了她大量的特写镜头,却没什么大用处。

好在是她和锤哥有过合作,两人的默契,化学作用就摆在那里,不来也不去。倒是最后微妙的感情戏处理地有板有眼,黑衣人不能谈恋爱,要耐得住寂寞,但人性的本能总是难以抵挡,观众看到了特工们人性化的一面,这是老版电影有所欠缺的。

就算角色捆绑的问题不会造成很大问题,第三个问题也都决定着系列“重启”的媲美原生三部曲的高度——如何让观众迅速熟悉并认可新角色?

老版电影中的J和K依靠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的个人魅力而深得人心,锤哥和泰莎虽然还没有前面两位那么老到,但至少他们有各自的特点,在漫威电影里都成功塑造了各自角色,到了新电影完全有能力给新角色注入独一无二的亮点。

可能和很多人预期不同,接替威尔·史密斯“J特工”位置的不是锤哥,而是泰莎饰演的M,她才是全片的核心人物。

《黑衣人》的情节类似,《全球追缉》一开始都是先由老特工出场,然后从新特工的角度切入开展剧情。不同的就是J属于被动,而M是主动想寻找加入黑衣人组织。

J是男性,最大的特点是体能贼好,跑不累;

M是女性,体能不错,最大的特点是聪慧过人;

两个新老角色分别代表了男性和女性的优势特征。

童年的一起意外事件改变了M的观念,她对世界的看法与常人不同,所以她逐渐变得特立独行,在其他人看来她就是个怪咖,不切实际的疯子。她想要证明自己的世界观是对的,成为黑衣人是最好的方式。

M的设定应该是一个“天才菜鸟”,老特工想不到的东西她能开启上帝视角看到。可惜泰莎并没有演出高智商天才女性的感觉,致使M的聪明显得有些“运气成分”。

可以说是M开启了整个故事,观众是跟随着她从“现实世界”进入到有异想世界的。她什么时候找到黑衣人组织,故事就什么时候正式开始。她是解决“问题”的神奇钥匙,剧情的好几处难关都是有了她才得以解决。

锤哥饰演的H和史皇的J也有点相似,他们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黑衣人特工。

H的个性可能要更加鲜明一些,他不喜欢整洁的服装,不喜欢组织的死规定,善于打交道,严重话痨症患者,能和外星人称兄道弟,甚至谈恋爱。

说白了,就是一个“痞子黑衣人”形象。

他完全有资本这么做,因为他曾经击败了入侵地球的蜂兽,是组织里的英雄人物。电影开场的序幕部分,就是他和T特工一起对抗蜂兽的情节,只是战斗结果被略去,成为了全片的一个“大坑”。

还有两位主角之间还多了一个CG角色士兵Pawny作为“润滑剂”,这个小士兵非常抢戏,属于搞笑担当,它,噢不,是他,他绝对有潜力成长为类似《星战》R2D2和C3PO那样的经典非人类角色。

“营救之神”连姆·尼森饰演伦敦黑衣人分部的领导T,传说中他和H一起打败了蜂兽。

刚刚度过67岁生日的连姆·尼森不用怎么跑了,却魅力依旧,他演出了一个领导的气场,怒怼C特工的一幕小秀了一下演技。

拉菲·斯波饰演特工C,与连姆·尼森的戏份相当,常常与H唱反调。

93年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森饰演特工O,她戏份不多,主要引领另一个汤普森演的M进入黑衣人,并派其到伦敦完成实习任务。

信任“碟女郎”丽贝卡·弗格森演了个曾经和H有过感情的军火商外星人Riza,主要负责补充女性角色和打斗戏。

总的来说,一众好莱坞顶级演员都能清楚地确定各自角色的定位,《全球追缉》是典型的好莱坞流水线式商业片,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

角色过关了,那就到了第四个问题,专注一个新故事还是专注拓展世界观?

鉴于漫威电影宇宙的火热,有些类似《神奇动物在哪里》等外传性质的电影都把主要的任务放在了“拓展世界观”上,观众进入了作者所构建的奇异世界,却对人物的经历毫不感兴趣,这是危险的。

索尼哥伦比亚重新开发“黑衣人系列”,那当然是希望这个老招牌能成为和“蜘蛛侠”那样的摇钱树,那么构建一个“黑衣人宇宙”,为后面更多的电影铺路,应该就是《全球追缉》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片名上看,黑衣人组织从美国迈向了国际,难道这也会是一部“超长预告片”?

并不是。

电影中确实有一些世界观的描述,比如埃菲尔是黑衣人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遍布世界各地的黑衣人分部,黄渤乱入等中国元素。不管是不是中国上映版车站才播报的中文语音,要说索尼以后要拍个中国人主演的黑衣人电影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即便剪辑节奏有点迷,不过观众还是能专注到剧情上面。

两个反派外星人的袭击给女主M与老鸟H惹了麻烦,M因此发现了黑衣人组织可能有内奸。然后第二幕两个特工一起冒险,调查出两个反派外星人的目的,剧情反转后第三幕进入终极大战。

阅片量多的观众能很早就猜出谁是终极大反派,剧情反转算是比较“套路”的,但至少电影确实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借故事描述世界观。

没有看过系列前作的观众和老粉不会有太多的区别,老粉最多就是看到片头字幕会有种亲切感。《全球追缉》并非粉丝向,所有人都能看懂至少80%的内容。

这个系列本身就不用考虑太多现实逻辑,更不用费神去思考探索,增加“观影门槛”只会影响电影的娱乐性。

《速度与激情8》导演F·加里·格雷的执导方向很明确,他把电影的娱乐性放在了第一位。

第五个问题决定着《黑衣人:全球追缉》,是否算是一次成功的重启,或者说,有没有真正地继承了“黑衣人”的精神。

对比两个多年后重启的系列。

2009年《星际迷航》,把重点放在了角色塑造,口碑不错,但却失去了原生系列的精神内核,社会、种族、人性等问题探讨是几乎没有了。

2017年《银翼杀手2049》,则成功延续了《银翼杀手》的深层次主题,关于复制人算不算是人类的问题依然深刻。加上屌炸天的画面和配乐,那必须是口碑大爆。只可惜票房不如人意。

《黑衣人:全球追缉》把经典原作的核心给丢了吗?

大概是丢了一半。

《黑衣人》成功的原因,在于两个字,“猎奇”。纵观所有外星人电影,要么是入侵的,要么温情的,要么恶搞的,后来还有《第九区》这样讽刺现实的。《黑衣人》在“外星人类型片”中开创了一个独特的类别——重口味科幻喜剧

尤其是1997年的开山之作,开场就是一个虫子恶心地被压扁,喷出不明液体;

K一枪爆了外星人的头,喷出不明液体;

最后呼应片头压扁了“害虫”,喷出不明液体。

类似这些“不堪回首”的回忆是这个系列的一大亮点,加上用如此幽默的方式处理外星人议题,“黑衣人”才会那么独一无二。

到了《全球追缉》,首先“重口味”是没有了。

大可能是出于市场考量,外星人的重口味大多变成了“丑萌”,索尼果然是跟漫威学到了,PG13的欢乐永远要比R级的黄暴要更有市场。

外星人都变成了萌物,好处是在市场上能更受欢迎,开发周边产品也更容易,看看别人家的大白,看看别人家的皮卡丘;坏处是丢失原作的精髓,开辟另一种风格是有风险的,老观众会批评,新观众不一定会被吸粉,因为别的电影也有萌物,你不一定能萌得过别人。

当我们感觉不到外星人是外星人,《黑衣人》系列就会失去“猎奇”标签,以及自身独特的闪光点。

当然原生三部曲也是不折不扣的商业片,娱乐性大于艺术性,《全球追缉》没有丢掉娱乐性,反倒是有所加强,笑点基本都安排地恰到好处。

商业电影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要完全按以前的方式来拍并不一定最好的方式。《全球追缉》与经典的味道有所不同,只能说新时代的黑衣人,就是这样的。

不只有men in black,还有women in black。

命运自会在恰当的时候,带领你去该去的地方。——《黑衣人:全球追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