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e
不要试图去探究人性的弱点。
以学习为例,这本身就是反人性,没有哪个学生是愿意学习的,绝大多数人均是在后天环境中熏陶、教育、监管下的不断迎来新生。
这届初二的乡村学生,本学期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厌学的特别严重,家长这方面早就是无能为力。于是乎不少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因为他们明白与老师一年多的相处,知道老师不会对他们怎样?于是乎,他们的行为肆无忌惮,越发猖狂,满不在乎。
今晚发了一张试卷,学生知道这些题目不好做,怎么办?不少学生开始嚷嚷叫唤起来,其中一个,大声问一句:老师,试卷的作文要不要写?
我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怀好意。继而,这位女生转头与后桌的男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被我发现,向我瞟来异样的眼光,那种带有白眼珠的那种,一刹那间,我感觉她身上隐藏的“无聊、无趣、无味”人性之短,此刻是这样展露无遗,让人觉得是如此无奈、无助。
很多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还不止是个位数,通常是“遍地开花”,环顾四周学生中间均有不同程度地爆出散点式的吵闹。
作为一名老师,我能做些什么呢?或许我们尽最大的可能,好好培养和厚植人性的善良,避免少一些人性中的不良作为、好逸恶劳。在实践中,其实我们能做的,或者说起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这就是现实,不要自欺欺人。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改变他人就是“战争”,哪怕是未成年人也是会早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因为与他们长时间相处,他们冷不丁的会爆粗口,甚至会说:要你管,我想怎样管你什么事。如果有学生如此口出狂言,我们该出如何对策?
仅仅是讲道理,平日里都讲到他们脑子里生茧,他们是不会听的。如果遇上有责任的老师定会产生怒气,或许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暴揍一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有些乡村学生长期缺乏家庭教育,自以为是。看来不吃几鞭,看来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学生能否处罚? 处理的好,也就是那样,处理得不好,带来的问题就会很差,除了班主任比较含蓄处理,其实我发现如今的小回家?
明天都要开会,作为我们要积极行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