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烈改变自己的愿望,可就是不愿去做,怎么解决?
也许你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
想好好看书,却情不自禁地打开抖音,结果是“抖音一分钟,人间三小时”;
渴望改变自己颓废的生活状态,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为了获得即时反馈的快感,又一头扎进了游戏世界来麻痹自我;
到了一个尴尬的年龄,看着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早已一骑绝尘,自己却一无所有,心理迫切寻求突破,可强大的思维惯性仍令自己过着“间隙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生活......
尽管有着强烈改变自己的愿望,但就是不愿去做,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缩影,而是很多人共同存在的现象。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
01 提升对大脑的认知
《认知觉醒》一书中指出:
在我们的大脑里,由内而外至少有三重大脑: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从这个角度看,本能脑和情绪脑确实要低级些。
不过我们若是因此而沾沾自喜,未免高兴得太早了,因为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
目光短浅、贪图安逸、追求享乐,都是人的天性,我们大可不必对自己的行为太过自责,毕竟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力量比较强大。
古人云:“正受不受”,即全盘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就会变成没有受其害的状态;不愿意接受反受其害。
因此,我们要学会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不要去对抗自己的本能脑和情绪脑,更不要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要用理智脑去与它们沟通。
比如,每当你想娱乐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有这样的想法是合理的,可我要等把手头的工作、学习完成之后再玩。“
你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听到了你内心的声音后,它们会欣然接受理智脑的提议,反而会积极地配合理智脑,高效率地完成目前的任务。
假如把大脑比作一支队伍,理智脑无疑是队伍中的CEO,要做的就是协调好本能脑与情绪脑,让三脑形成一股合力,共同让你变得更好。
而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提升对大脑的认知,明白思维决策背后的来龙去脉,这也是驾驭任何事物的规律:你需要走近它、了解它,才能最终驾驭它。
02 建设自己的心理
无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是榜样的力量,其背后的本质就是建设自己的心理。
李嘉诚曾说:“鸡蛋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突破是生命。”
一个人是否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己,还是被外部压力所强迫而为,其结果是云泥之别。这也是我们要积极地建设心理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建设自己的心理如此重要呢?
前面我们提到理智脑,相对于情绪脑和本能脑,力量过于弱小,所以如果你一味地逼迫自己努力、改变,但你内心的想法却背道而驰,结局注定是失败的。
而建设自己的心理,就是令你找寻到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你越是向你的内心去探索,你的情绪脑和本能脑就越乐于帮助你把这件事做好,在它们的支持下,做好一件事往往能事半功倍。
电影《风雨哈佛路》的女主人公丽斯渴望通过学习改变人生,但由于家境的贫困,令她的生活举步维艰,更不敢奢望考入哈佛大学。
高中的校长为了鼓励丽斯,给了她一个参观哈佛大学的机会。当丽斯走在这所令自己魂牵梦萦大学的草坪上,呼吸着芬芳的花香,看着那些无比快乐的大学生们时,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令她的“小宇宙”彻底爆发了。
丽斯在漫漫的求学道路上开始了征程:她一边动工一边上学,用两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她尝试申请各类奖学金,只有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才能让她念完大学,于是她努力并申请到了这份奖学金。
影片的最后,丽斯迈着自信的脚步走进了哈佛的学堂......
建设好自己的心理,无疑是令自己愿意改变的捷径,当你学会用好这股“神力”时,上帝也会为你的梦想而让道,你也将因此收获别样的人生,看到人生曼妙的风景。
03 运用微习惯的策略
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学习一项技能,还是改掉一个坏习惯,在刚开始时是最难的,你会遇到强大的阻力,令你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
而要破掉“凡事开头难”的诅咒,可以尝试运用微习惯的策略,它会令我们欣然接受起步阶段的缓慢,在大脑舒适区的边缘,一点点向外拓展,从而见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微习惯”这个名词,源自《微习惯》一书,其作者斯蒂芬.盖斯便是微习惯的践行者。
有一次,盖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身材已完全走样,于是他决心改变自己。在养成习惯的初期,他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由于改变量很小,他渐渐地爱上了运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盖斯逐渐增加了运动量,不到两年的功夫,他的身材恢复往昔,人也变得精神抖擞。
后来他用微习惯的策略去阅读和写作,一年下来,写作量是原来的四倍,阅读量更是原先的八倍,他也因此逆袭了人生。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微习惯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改变,而要让自己走出舒适区,最佳的策略是在大脑舒适区的边缘,一点点地建立新的习惯,而微习惯的策略,无疑是“欺骗”大脑的绝佳方法。
此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篇》中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些名人名言无不告诉人们“积累”的重要性,而微习惯能让你比较轻松地养成一个好习惯,从而通过点滴积累、聚沙成塔,在时间的复利下,看到人生不一样的风景。
假如此刻的你,渴望改变自我,但内心又十分抗拒改变,不妨使用微习惯的策略,先迈出改变的一小步,只要你去做了,你的人生轨迹就在发生改变,你也会重塑自己的信心,从而在人生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04 懂得专注
经常在群里看到有些人过得很浮躁,他们想在短时间内尽快改变自己,于是他们选择同时学习外语、编程、人工智能等,结果是什么都学,一般什么都学不好,最终回到原先躺平的人生状态。
上帝给了我们无限的选择,却给了我们有限的时间,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懂得专注。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学会专注更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为什么专注如此重要?
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是否能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得好,这样你才能融入社会价值交换体系中,去换取对等的回报,也能激励你把这件事做得更上一层楼。
比尔盖茨的父亲,曾邀请巴菲特共进晚宴。席间,他让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手心上写一个令他们受益终身的单词,没想到两人竟然不约而同地写了一个单词“focus",即”专注“的意思。
他们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尔盖茨聚焦在计算机芯片领域,而巴菲特只投资那些高价值的股票上,他们的人生都大获成功。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说过:“三流高手靠努力,二流高手靠技艺,一流高手靠专注。做更少但是更好的事。当一个人已经站到了优势位置,只要保持专注节制,就不会输。“
由此可见,专注是高手的护城河,是一个强者最佳的防守策略,也是一个弱者最棒的进攻策略。尤其是对渴望改变自我的人而言,当你懂得专注后,你会渐渐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正反馈,从而在改变自我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05 写在最后
当你内心有着强烈改变自我的愿望时,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你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提升认知,懂得改变并不是完全依靠意志力,而是需要策略,比如建设自己心理、微习惯、懂得专注等。
尽管改变的道路行不会一马平川,但只要你朝着心中的灯塔,缓慢而坚定地前行,努力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至于那个结果,就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