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进城买楼
二叔受灾了,水淹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
二婶打电话哭了:“这可咋整啊!房子不让住了!盖又盖不起,买又买不起,让我老两口去哪住啊!”
二叔有两个姑娘,都住在省城,两个姑娘都让爸妈去和自己住,可是老两口住惯了农村,死活也不去省城。
为了防止群众继续住在危房里发生安全问题,市里落实了包保责任,除了当地政府,还专门选派市直单位的包保,镇政府和包保部门都安排了包保责任人。
包保部门的干部和乡镇干部非常负责,天天上门宣传动员。包保干部讲清了政策,告诉二叔可以选择四种方式:
一是推倒重建,财政补贴6.3w,在规定时间10月底前完成奖励3000元;二是在本乡镇区域内购房,财政补贴6.3w,规定时间完成购房,奖励3000元;三是进城购房,从开发商买毛坯房,各种奖补资金加一起近9w,二手房奖补6.3w加3000元奖励;四是放弃重建和置换,签订有房子住协议,直接补贴6.3 w,没有3000元奖励。
既然危房站不住了,肯定要买房子。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二叔两个姑娘和两个姑爷从长春回来开始张罗买房。乡镇所在地有一个粮库家属楼,二手房但是有,不过办不了产权证,考虑到没产权证以后难出手,两个姑娘商量老两口到县城买楼。
老两口同意了。找了两家中介,看了七八处房源,终于谈妥了一个,52.48平米,13.5w。
把买到楼的情况报告给包保干部,想回镇政府签房屋购置协议。这时包保干部苦口婆心地劝:签第三类协议慢啊,不知道啥时候能给钱,现在没有一户签买房的,都是签第四类放弃重建和置换,直接拿6万3走人,补贴款下来的快。
二叔二婶犹豫了,房子都买了,签第三类还能多得3000元奖励呢,为啥不让签第三类呢。包保干部又做工作:“放弃置换省事儿不说,房子也可以直接落户到孩子名下,以后老两口百年之后,不用再更名了,虽然没有得3000元奖励,但是可以省过户费啊。
想想也有道理,孩子们做老人工作,决定放弃重建和购房,签放弃协议。
协议签好了,交易也基本完成到了更名阶段,突然接到通知:没有第四类安置方式了。
已经签订的放弃协议无效了,二叔二婶虽然签字按了手印,但是目前还只是每建档阶段,所有的签了协议的农户都没有最后审核通过,镇政府还没有最后盖章生效。
包保干部宣传了新政策:农民进城购首套房70平米以下的还可以享受每平米200元的进城购房补贴。
二叔的女儿和姑爷一遍遍给包保干部打电话确认:老爷子的买的是二手房,到底能不能享受补贴。
答复是肯定的,包保干部和乡镇干部都说可以享受进城购房补贴,但是前提得是农业户口,房本还得是老爷子的名。
那就把房本变更到老爷子名下吧。花了9989元办理了不动产证,重新和乡镇签了合同,当申请进城购房补贴时,乡镇让去住建局办理。
到了住建局,办公人员答复:农民进城购房二手房不在补贴奖励范围之内!
当时乡镇不是这么宣传的啊!再次打电话和乡镇主管镇长确认,副镇长仍然答复二手房可以享受政策。
住建局干部就在旁边,把住建局的说法再次告知乡干部,乡干部一边说不能啊,一边说打电话确认一下。不一会儿,回复了:二手房真不在补贴范围之内!
二叔一家人都晕了!忙活了多少天,签了两次合同,又变了!
不过,还是得感谢政府的政策,如果没有救助政策,二叔在农村的民房2w也卖不上,现在给了6万多,自己添一半就住上了楼,儿女们是非常满意。
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结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