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读书营4连

2018-02-07 思维模式与得失

2018-02-07  本文已影响30人  望南山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卡罗尔-德韦克

谈到思维模式,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会出现两个词语消极与积极。那如果谈到关于成功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思考范畴会出现,“背景、平台、资历、资源”等词眼,那些好像先天不需要自己努力争取就摆在眼前可以现成使用的,我们称之为“先天条件”。我们大部分人用“固有思维”理解成功的因素为,良好的先天条件加上后期的努力,我们总是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背景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所在在这种思维模式的驱动下,如今的社会话题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等对于“先天条件”和“社会资源”极度重视的言论,大肆宣传这种“阶层性与资源性”影响并且决定人类的成功模式和速度。自然这种言论和看法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对于一个“布衣少年”如果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去拼搏未来,是否会降低他的自信心?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固有思维模式”的合理性,承认资源和先天条件会带来便利性,同时也应该相信成功的多面性,“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出色,你就比昨天更成功。成功不是一种具体的现象,不是必须获得某种成就或者取得多大的成绩,而是与自己对比,与“昨天的你”“过去的你”对比,你战胜了懒惰、克服了胆怯、多发一些善心、更利他人,获得身心宁静,这也是成功之处!

在本书中,作者重新定义了-失败、两种思维差异(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及成长思维修炼手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是什么叫做失败?往往我们会认为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叫做失败,只看结果未关注事情发展过程中自己收获了什么? 

文章中这样说道【王小波在《谈老人与海》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表面上,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是失败。但失败这个词其实还有另外的含义,那就是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手中的武器,向限度屈服。而那些继续向限度挑战、继续斗争的人并不算真正的失败。然而,人类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来自他人的挑战而是臣服于自己的心智,怨天尤人甚至自甘平庸。】


回想过往生活,是否觉得自己也曾这样 “怨天尤人”,“自甘平庸”过,也会因为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妄自菲薄,或者将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但是在生活的历练中,我们发现这些事情是可以解决和改善的,即便是第一次没有完成,但在完成过程中也积累了经验,长此以往总结和分析,终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001 遇到挑战和阻碍。固定思维者首先想到的是“我做不到”的逃避和自我放弃,而成长思维者则会想“说不定这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契机”。

002 面对努力。固定思维者会认为“反正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那我还努力干嘛?”的自我欺骗;相反,成长思维者则会坚信“就算这一次做不好,我也能为下次积累经验”。

003 对待外界评价。固定思维者会对他人赞美沾沾自喜,对批评则自动选择过滤“我不听,我不听”。但成长思维者却会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

004 面对天赋。成长思维认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如智力研究权威专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说的一样:“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而获得。”但固定思维却会固执地认为自己能力早已定型,拼命不如认命。

我们的思维模式也总是在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中交替出现,所以才会有,昨日之忧愁和不甘经历一个晚上或清晨就轻松化解,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看待事物的眼光是不同的,但同时也说明,成长型思维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可以减少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刻意的培养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事物本身,这也就影响了事物发展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固定与成长思维的划分并不意味一个人的思维非你即我,也就是绝大部分人都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杰出社会学家本杰明· 巴伦说:“我不会将世界分为强和弱,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为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文中分享的“成长思维修炼手册”摘录以下几条:

001 改变成功一元化的认知。

002 区分外在评价和内在驱动。

“你这个月工作表现很出色”等外界赞美总会让人心情舒畅。但类似“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真是失败”的负面评价就容易让人郁郁寡欢。 事实上,他人的评价就像一场化妆术,并不等于我们真实的样子,它充其量只能作为判断我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了对方期待的标准。俗话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理智地外观内省,受褒奖除了感谢,更要明白自己于事情本身中的收获;受批评时除了摒除过多的内心戏,还有反思自身不足之处。切忌把自我评价全部等同于外在反馈的总和。

003 不轻视每个细小的进步。

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所有的成功也离不开每一个细小的进步。相比一年瘦二十斤,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多运动了半小时也是在进步。不轻视每个细小的进步就是不断地为自己的跃迁养精蓄锐。

004 把能力培养看作发育期的小孩。

你不可能昨天刚看到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今天就跑来反问小孩为何还不会跑。个人能力的发展就像一个发育期的小孩,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揠苗助长式的心焦不仅会徒增烦恼结果,还会适得其反。


其中,区分外在评价和内在驱动印象最是深刻,我们应该接受来自外界的声音“批判声、质疑声、夸奖声”客观的来看待和分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对于内观,应时刻拥有清除内心情绪的能力,反省自身行为的习惯,从过去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向未来列出计划,极致践行!应该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成长型思维体验生活,每一个认真努力的日子都是得,每一个未完成梦想狭义之失也是得,得到是方法和经验,得到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每一个失去的不可复制的昨天,都将指引我们得到充满故事的明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