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妈,我都40岁了,难道在外面吃个饭还得经你同意?

2019-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疗愈师阿十

01

前些天,朋友K在谈论自己家庭烦恼事。上一年她和丈夫买了房子,自己的小家庭搬出来住了。而她妈妈,在她买房到装修房子都要插一脚,先是对他们私自买房不跟她商量闹了半天别扭,然后对他们怎样装修房子也大加评论,都是反面的意见。

因为他们搬出来住了,她的妈妈就每天到她家做饭,每天饭点前就会打无数电话催他们回家吃饭。有时她在外面吃饭,她的妈妈还会生气的说她不顾家,把小孩扔在家。

另外,对于现在读初三的大女儿,因为在读书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又面临中考,一直送去实习班,可是最近,可能是因为恋爱问题,不肯去补习班,放学了就回家躺床上玩手机。K看到眼里,吵也吵了,强制性的也试过了,就是没办法交流。

于是经常一个人偷偷的在车上哭,有时甚至上不了班。

她每天都想找个人聊会天,或者只是待在一起,就是不想自己待着,也不想回家。可是又非得要面对这些状况。完全找不到可以让自己情绪变好的方向。

武志红有一本书讲中国式的巨婴,说的是中国的家庭里,很多人虽然是一个成年人了,但还是跟母亲或父母共生,大家分不开。

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常见,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人照顾小孩,或者即使请了保姆,也要有老人一齐看着;即使不在一起生活,大大小小的事还是父母做主;跟什么人谈恋爱结婚,什么时候该生小孩,怎样教,父母很有话事权诸如等等的巨婴模式。

02

如果有一天,这个巨婴要长大,要脱离母亲的照顾,冲突产生了。父母会感到被背叛了,被抛弃了,明明说好的共生形式,现在却要自己单独生活。

就象我的朋友K,冲突是因为上一年她和丈夫看了房子后就买了,没有跟她父母商量。后来的装修也是自己完成,她母亲因此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有一段时间直接不理她。因为K的女儿读初三,又正是反叛期,K也因此经常发愁,而她母亲认为自己有能力劝服孙女,却导致经常吵架,K就让其母亲没事吃过晚餐就回家。于是引来了家庭大风波。

K是因为长大了,要独立了,她母亲却还一直把她当小孩,不让其分离;这种控制感,让K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于是当女儿有一点反叛,就会焦虑的自己独个痛哭。

K非常担心如果女儿考不上高中,那么她就得去职业学校,以后交的朋友就会素质比较低,她以后的人生也就能看到头了。

这是K以前走过的人生模式。她非常害怕自己的女儿再走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路。她希望女儿能考上大学,能找到正常好的工作,她对女儿有很多的期许。但是越是用焦虑的方式跟女儿沟通,越是对女儿有期盼,女儿就越反叛。

能看到,她自己夹在中间,在跟上一代和下一代的相处中都有很多的困扰。困扰源于界限的模糊,她妈妈对她一个40岁的人的继续的管制,她对十几岁女儿的管制,都是大家的界限模糊。

这是一种共生的家庭模式。所有的共生,源头可以回溯到婴儿6个月前,和妈妈的共生,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即婴儿感觉,他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们是一个人。不过,只有6个月前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后的共生关系都是病态的,但病态共生,在中国是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母子共生、父子共生、夫妻共生等,非常常见。

更常见的,是婆婆非要到儿子的家里来,其实是想和儿子共生在一起。或者象K的妈妈,即使女儿已经结婚生小孩有自己的家,她觉得女儿的家,就是她的家,她一样有管辖范围。

03

中国的集体主义大家庭可以这样理解,即大家共生在一个体系、群体里,由此构建了一个心理共同体,共享一个群体性自我,其中没有“我”,而只有“我们”。

这源于我们大中华有一些常见的逻辑,一些奇怪的逻辑。有几条有意思的逻辑:

第一条逻辑: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

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设想家中有ABCDE五个人,而你是A,依照这一逻辑,你就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并且,你深切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变BCDE。

第二条逻辑:所有的关系是我的事。

设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处理AB、AC、AD、AE的关系,至于BCDE间的关系,除非很特殊,否则你不干预;而我们的逻辑则是,BCDE如何相处是我的事,而我和谁相处,也是每个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们都要知道,都该为我说话……

这是中国家庭总是一锅粥搅不清的关键,且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并且,那个最想管事的人,他常常正是家庭各种冲突的根源,因他搅到了每个关系中,因而制造了大量问题。

第三条逻辑:我和你之间是透明的。

你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是怎么回事,我不用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家庭,界限之所以难建立,是因为对于普遍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来说,界限和清晰,意味着亲密感的完全消失。

确立界限,就意味着被抛弃。

第四条逻辑:你们=你;我们=我。

你家(族)中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烦;你让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烦。反之亦然。

譬如,和婆婆起冲突,你找老公麻烦;和老公起冲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烦;和小姑不顺,你找老公麻烦。

第五条逻辑:所有事都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当下。

无数人发现,伴侣(特别是女性)记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坏,他们永远记得。并且,他们将这些坏揉成一个整体,带着这个整体去看当下。结果是,现在这一刻你做得再好,也永远是沧海一粟。

通常这个痛苦整体都指向一种感觉:你对不起我!

04

于是我对她整个事情一个总结:

你现在40岁了,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了。你要自己做主,你妈却不愿意了,她一辈子都认为你是个小孩,她认为你一辈子都需要她的照顾。没有了你的需要,她的人生没有意义了。你妈妈把她的自我放在你的身上了。

即使你现在对她的需要很少了,但是你从来没有向她正面的表达过这一点,她也装作看不到这一点,继续用她这40年来对你的方式。在她的心里,是非常害怕你要脱离她的。但是这却是你要勇敢的对她说"不"的时候,你如果不明确的跟她说"不",跟她说你出你想要的方式,那么她就会一直缠着你。

跟你妈妈说"不",并不容易,几个原则可以把握:

一、知道很多时候头脑发出的声音并非是自己的,而是妈妈在说话。

二、告诉自己,要做什么事,常常有一个理由就够了——我想这么做!你不需要说

服别人,不需要别人批准。

三、在小事上,如吃喝拉撒睡,开始和妈妈对峙后,最好是找好一个点,持续和妈

妈沟通、交流、对峙,一次次向对方说:我是我,我有我的想法和选择。

四、如果发生争执时,不含敌意的坚决。我很坚决地守住我的立场,但我没有敌

意。

五、一起相处时,对妈妈有点耐心,特别是他们失控时,知道那对他们是很可

怕的体验。

六、你可以远离控制者,让你不能远离的,常是你内心严重的内疚感;你觉得

远离他们,他们会死掉。只要你明白只是你的内疚感就行了。

另外,你要明白一点,你最重要的关系,除了你自己,就是跟你伴侣的关系了。只有你们两个的关系才是会越来越紧密的,你跟你的孩子、你父母的关系是越来越分离的。现在你的孩子还比较小,还需要照顾,所以看起来最紧密,但是父母跟孩子的最终结果是慢慢的分离。

你要回归到家庭上面了,团结你丈夫。把你自己现在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跟他说。能得到他的支持,你的家庭问题已经减了一半了。

K半信半疑的看着我。

我接着说:你跟你妈妈说,你现在40岁了,非常感谢她一直对你的照顾,现在你有自己的家庭,你和你老公有独立能力把家庭照顾的很好,所以请她给你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力,请她收回一直放在你身上的注意力。

过了一段时间,K又约我出去散步,一路上很开心的说: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大女儿突然间主动去上补习班,主动背书,按这样下去,考一所好的高中完全没问题。

K继续说:前天她老公在吃晚饭的时候跟她父母说了,让她父母放手,不要管他们装修房子的事,更不要尝试管教他们的小孩,因为他们两个可以完全自己处理。

真心为K高兴,在这场原生家庭的斗争里取得的成绩。把自己这个原生家庭问题处理好,就能为她的小孩创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END----

你好,我是居住在欧洲的原生家庭疗愈师阿十。在这里,我会把自己多年和成长经验和做的个案分享给大家。欢迎来跟我讨论有关家庭、婚姻、亲密关系等等的话题。请关注我:疗愈师阿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