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的意义
在了解“感觉统合”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人体”。
我们将人体比喻成一个能储水的瓶子,通过瓶口装水。
水,就是我们希望孩子能掌握的知识点:基本生活技能(吃饭,穿衣,洗漱…),交流能力(语言、非语言交流能力,社交能力…),学业(学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学习能力…),等等。
瓶口,就是学习能力。
普通孩子是个广口瓶,学习能力强,多少东西都能往里倒;我们的孩子是个窄口瓶,学习能力差,外界给的信息再多,瓶口就那么大,能接收的就那么一点,每次就能装那么一丢丢。所以瓶口的大小决定了储水的多少。基于这一点,现在通行的介入方法是,将知识点细分,每次只教一个点,让通过的水流刚好是瓶口的大小。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教的人不累,孩子也能适应,每次教的东西都能进到瓶子里。但缺点就是,教的慢,而且如果教的人经验不足,会不能分辨到底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孩子不能接受;还是知识点细分的还不够,所以孩子掌握不了。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将瓶口开大一些,让孩子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呢?
信息是如何被人体所接收的?
为了更形象的描述人体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并做出反馈的方式,我将人体和电脑进行了比较。
电脑的鼠标、键盘,就像是人体的各种感知觉。负责各种信息的输入。鼠标、键盘的好坏,会影响信息输入的速度、正确率。或者干脆没有办法输入信息。
人的大脑,就像是电脑的CPU,负责处理各种信息,CPU决定了这台电脑的运行速度。
而显示屏、喇叭就负责信息处理后的结论输出。结论输出的快慢与否、正确率如何就都由显示屏和喇叭来负责了。这就像是人对外界信息“通过语言、动作、行为作出的适当反应”是否正确、是否及时,要看说话的嘴、行动的手脚、身体整体的协调性了。
但是,这个和“感觉统合”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先搞清楚一个概念,“感觉统合”是什么?
感觉统合(英语: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周遭环境接触的讯息,透过各种感觉系统,例如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vestibular sense)、筋肉关节感(proprioceptive sense)等,送达脑干部位作统合,分析;如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各部位,就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感觉统合的理论首先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Jean 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1972年系统地提出来的。
从感觉统合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包括的是信息的输入:个体将自己身体和周遭环境接触的讯息,透过各种感觉系统送达脑干部位。信息的处理:脑干部位作统合,分析。信息的反馈: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三者合一,这才是“感觉统合”真正的意义。所以,感统的作用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解决个体的异常感知觉”,它包含在人体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方方面面。
我们感受到:比如风(触觉),比如花(视觉、嗅觉),比如川菜好辣(味觉、视觉),比如别人在讲话(听觉),这些是比较浅表易现的感知觉。更深入、更基本的,比如伸手到后背抓痒(本体觉、触觉),在各种运动中保持平衡不摔跤(前庭平衡、本体觉),从高处跳下(重力感、前庭、本体)。
人体的各种感知觉不是单独存在的,将身体感受到的各种感知觉传送到大脑,和过往信息进行匹配、对比,再进行处理,通过语言、动作、行为作出适当的反应。这一过程就是“统合”。
而“过往信息”又是如何储存到大脑中的呢?大脑受到刺激会在脑中形成暂时的突触连接,这些有神经细胞构成的回路会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发挥作用,如果持续使用就会得到加强,从而改变脑内突触连接的结构,形成记忆。于是“短时记忆”就成为“长时记忆”,形成了“过往信息”。
所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提升孩子视听嗅味触、前庭、本体等各方面感知觉的统合能力,就是在尝试着将“瓶口”扩大,提升内部处理信息速度、加快信息反馈的过程。特别是低龄儿童,将这些基础打好,会对后续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