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孤独(读后感)
2023-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卡卡002
《教育飞翔者》这本书寄到,还没有好好品读,今天闲来无事,打算放下手机,开启阅读。
第一篇是来自东山王木chun的《渴望飞翔的人在海岛教书的日子》,可能是因为地域近,读来,甚有感觉。孤独的海岛,宽广的大海让人心平气和,不再狂躁、不再一股脑儿想到大城市冲撞,踏实教书。
四月的天空飘着雨丝,海风似酒。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我们常常向往别处得风景,而对身边的一草一木见多不怪。就好比家里精美的装饰,看久了,视觉厌倦,没有感觉。
而所谓“逃向远方”,也不限于逃离贫瘠的小村,不必终生与锄头畚箕为伍罢了。
年轻的时候,都有一股豪情壮志,到远方、到大城市闯一闯,去见见世面。其实,经历多了,并没有那么想去远方,家才是永远的港湾,父母才是自己的依靠。
我们努力着,改变着,希望过得更好。面朝黄土背朝天,父母吃过的苦,他们希望我们不要再经历了。
回首最初那珍贵的12年,我守在一座精神极度贫困的孤岛中,四周横着教材和练习卷汇成的汪洋大海,何其不可思议。工作之余,呼朋引类,一群同事啸聚海边,游泳,打牌,喝啤酒,唱卡拉,日子忙碌,似乎也不乏惬意。但时间久了,便感到厌倦,空洞与惶恐。
阻止了我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在那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
我也渴望跳出原有的圈子,去广大天地飞翔,体验新的人生,但久居孤岛,让我逐渐丧失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甚至占满了无端的恐惧。而且,我对自己的翅膀已经丧失了信心。
我是这样一个人,喜欢旅游、喜欢走走,但是,我走不出去,我不敢走出去。是的,外面的世界我不熟悉,我会迷失方向,走会无所适从。我只能选择熟悉的一隅,求得安逸。
我还提醒这些如我一样在海岛中出生长大的少年,别重蹈我的老路,要努力让自己的心灵长出翅膀。外面世界未必就适合自己,但当有一天想前往,至少可以不那么害怕。
我从“排斥”到“硬着头皮翻开”到“爱不释手”。《给教师的建议》在我面前展开了一片流淌着爱与智慧、闪耀着诗性的教育绿地,他用一个个案例提示我,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是一颗心拨动另一颗心。
我不是“独学无友、孤军奋战”,书、博客、远方师友……都是我的“友军”,他们的陪伴与支持,让置身于孤岛的我始终不孤独,不被庸常生活的海水吞没。在起起伏伏中,我度过教育生涯中珍贵的一段岁月。
作为一名老师,传道授业,自己更要有学习能力。我庆幸,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我可以加入各种公益的组织进行学习,比如写作、写字。不要放弃学习,不懈精进。
就像查德•巴赫笔下那只叫乔纳森的海鸥,避开争抢食物的鸥群,独自伸展双翅,在金色的光芒中,享受飞翔的快乐。
读完了这篇文章,文字让我的心沉静下来,安于现状,当然,也让我有了飞翔的动力,享受前进的快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孤独的岛,不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