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施润章《游九华记》

2022-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河滨散人

 (作于2019年01月28 日,由新浪博客搬迁而来)

游九华记

施闰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

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其《九华山》序说:"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县西南,九峰竞秀,神采奇异。昔予仰太华,以为此外无奇,爱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秀。及今见九华,始悼前言之容易也。惜其地偏且远,不为世所称,故歌以大之。")是说也,尝窃疑之。而李太白以(因为)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唐代诗人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说:"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史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约略如八九仙人云。(作者状数峰大略像八九仙女,意下改九华弗如原九子也。)

从怀疑刘禹锡的评价、李白的改名开头,别具一格。

其山,外峻中夷(平)。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集聚)岫复(繁复),环奇百出;而入其中,则旷以(而)隐。由山麓褰裳(撩衣涉水),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yù:幽深)以静。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浓密貌),道士之所族(聚集)处者,是为化城。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抢夺)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循檐送目,虚白(形容一种澄澈明朗的境界。《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司马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之气,远接江海。而四方数千里来礼(礼拜)塔者,踵接角崩(额角触地),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道士争缘(化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宁复知有云壑乎?

形胜之地,吉祥之处,被愚昧和俗利污染。

于是择其可游者,曰东岩。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谥号文成。)手书。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今求其讲堂,无复知者。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为一盂。绝壁矗立,乱山无数,所谓"九十九峰"者。迷离(模糊不清)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青则结绿(美玉名),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目夺。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惜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

唯东岩与天柱为最可游,结尾句奇妙也。

游以甲午岁(1654年)十月,从之者查子素先,徐子道林。

文章名为游记,绝非单纯游记,文章描写文笔生动,记游条理清晰,作者运用曲笔将自己志趣寄于山水描写之中,借助九华山之秀美胜境,抒发了作者清高嫉俗之情怀。在作者笔下,好好一座九华山,变成了“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叫号动山谷”的嚣喧之地,也成了僧侣们垄断生财的地方,只有那东岩的幽雅,天柱峰的高峻,乃“可游处”,"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文章即景抒情,引发议论,构思颇具特色。对于今天如何保护风景名胜区之特色,也不无借鉴意义。

文章艺术构思具有独创性,开篇以刘禹锡的评价、李白的改名设置悬念,于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耐人寻味。

本文开头和结尾最为余所激赏,可模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