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读28本书,收官2021之第3本《如何有效提问》
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瞬间,比如,我们支持个日常会议,结果大家讨论气氛不热烈,想搞活下气氛大家都没反应…还有的时候,反而因为提问技巧不佳,气氛没搞活,倒更冷场了!
这个时候,再强大的内心,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吧!那怎样才能避免上面那种尬穿地心的场面呢?
一方面,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随时随地信手拈来搞活气氛的段子;另一方面呢,我们也要学习提问的技巧了。
提问可不是我们印象中老师对学生的提问那么简单,很多社交救场的“名场面”都是从提问开始的。
还记得贾玲救场的名场面吗?那时玲姐还没这么火,但场面救得丝毫不差。气定神闲地对着记者喊话:“我就那么不火吗?连绯闻啥的都不采吗?”瞬间将场子热起来。
所以,提问,确实是门技术活儿。这本《如何有效提问》就是这样一本教你掌握技能的书,通过提问这一积极行为来加强沟通能力。
书的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斋藤孝,出过多本畅销书,从阅读到写作,从沟通到提问,关于听说读写全方位,在这位教授这里,都不是难事儿。
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增进提问技能。
1、提出好问题,能拉进人与人的距离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整天问为什么为什么的小朋友很烦,但有时我们又会对为什么很着迷,很有表达的欲望,同样的“为什么”,区别在哪呢?
答案就在于,小朋友提出的为什么,对大人来说,不是好问题。
小朋友提的为什么一般都很宽泛,不具体,这类满足孩子好奇心的问题,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不是当下忙碌的生活中成年人所能关照的。
所以作者在书中说,好问题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具体且本质的问题。作者很喜欢坐标轴的方式去表达,这样就有四个象限,在作者看来“你现在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是具体且本质的,那“人为什么活着?”这种非具体但本质,再比如“平时都做些什么?”这种,不够本质,但够具体。还有一种非具体非本质,作者没有举例。
那好问题的第二个标准是能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绪的问题。
纷繁的思绪,有时我们理不清,到底哪些是问题的核心,哪些不是。如果有个问题,能够引导我们,抽丝剥茧,拨开迷雾,探寻到真正的思绪的核心,那这样的问题也是好问题。
第三个标准是提出现在与过去的交集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觉得小孩子问问题很烦就是这样,因为他们的问题太天马行空了,没有跟当前或者过去联系在一起,我们很难跟上他们跳跃的思维。
对于企业来说,好的问题一定是能经得住市场验证的问题。所以,在企业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更应该重视问题的设计,因为这些问题可能是决定企业命运的问题。
2、一对一沟通背景下,共鸣是基础,转折是手段,激发是目标
生活中,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当我们很认同对方的观点时,好像除了点头,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
这就需要用到提问了。
在附和对方的话术中,除了点头,作者说,还可以用共鸣法,最基本的技巧是重复对方的话。找出共同的爱好,理解对方的努力,将话题从对方身上引申到抽象的话题上,这些技巧都可以代替点头。
在与对方一来一往的对话中,整理归纳对方的想法,在对话中找寻关键词,进一步整理对方杂乱的思考,用肢体语言拉进与对方的距离。
还可以提问对方的转折点,比如从对方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发表感想,并询问对方是如何产生这样的变化,也更容易建立沟通的基础。
这些提问技巧都可以用在附和对方的意见时使用。
那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我们想切换下一个话题,怎么用提问来搭建呢?看访谈节目比较多的朋友都知道,有时访谈节目的尬聊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尬。比如“真的吗?我不信。”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不知道怎么让对方开口说一个新话题的情况。
首先我们还可以继续在附和对方中转移话题。有时候人们的思考习惯是跳跃性的,我们需要把这些跳跃性的思考,整理出来,再以问题的形式抛回去,这就达到了悄悄转移话题的目的。
有时候也可以用到,这具体而言指的是什么事呢?或者在具体和抽象话题之间反复,重要的部分努力找到关联的点等等。
还有一种方法,将自己的经验融入到话题中,比如这件事我也做过,但是我完成这件事的时候,关注到的是另外一个点,对这个点你是怎么考虑的呢?诸如此类。
总之,这些转移话题的技巧可以让我们在谈话时,不至于生硬地转弯,使整个谈话更轻松愉快。
有时我们想要深挖对方的内心世界,这时可能就更需要一点提问技巧了。
比如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发言人的提问,可谓单刀直入,刀刀见血。这种短兵相接的场面,在我们日常沟通时并不太常见,但这种打法也是值得学习的。
这主要是设定主题发问,靠连珠炮似的提问,达成深入挖掘对方的目的,当然这也是一种高阶的提问技术了,小白们还是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吧。
当然为了激发对方表达的欲望,我们还可以继续用共鸣法,也可以从对方角度代入,研究对方事迹,做假设性提问。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激发对方探讨。
上述就是这本《如何有效提问》的内容了。
通过好的提问,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养成一种习惯,随时保持提问的意识,随时可以向优秀的人请教,以使自己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