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究竟何为侠?
“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这是“侠”在《辞海》中的注释。自唐以后的武侠小说把侠定义为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当代武侠小说以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为代表,尤其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深化了侠义精神。90年代以后,玄幻小说盛行,其人物已脱离现实生活,侠义也变淡了。
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究竟何为侠?金庸在演讲中说“侠”为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他的作品富有魅力并拥有广泛的读者,影响遍布世界。金庸先生小说虽然只有十四部,但是被翻拍电视剧却有上百次。深究其原因,是金庸的小说所对侠义精神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的抱持,使得这些作品具有深层魅力!
一、对侠义精神的提升
在《神雕侠侣》中,郭靖曾对杨过说到:“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究竟何为侠?郭靖与成吉思汗有过一次著名的“英雄”论。成吉思汗认为自己一生马背上争天下,胜仗无数,是天下英雄,而郭靖却说:“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这言论引发了成吉思汗的深入思考。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核心,他们的江湖多与国家和百姓有关,他们也不只是扶弱抑强、见义勇为,而是深明大义,自觉地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生命。他们体现了一种更高的人生价值观,也是金庸先生对武侠精神的一种新的提升。“侠”成为一种被中华民族所一致认可的高尚品质,它超越了传统武侠小说的“除暴安良、快意恩仇”,极大地丰富了“侠”的内涵,并把“侠”引领到了新的高度。
二、对传统文化的抱持
“以义立身,重信守诺”是侠义文化的价值标准和人格特性。侠义之士发自内心的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得他们作为“侠”以义立身。重信守诺更是成为金庸侠义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
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究竟何为侠?义之所在,当仁不让
洪七公临终将打狗棒和三十六路打狗棒法传给了黄蓉,黄蓉临危受命,却觉得自己担不起如此大任,七公见黄蓉有所为难,便语重心长的说“傻丫头,这正是义之所在,当仁不让”黄蓉听罢,便郑重的向北方连磕三个响头,接过了打狗棒,正式成为丐帮帮主。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君子不会在小事情上耍小聪明,而当义之所在时,又当仁不让。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
对于道义,不能因为权势而动摇,不能因为利益而有所顾忌。对于道义之所在的问题,不能以为权势的威胁而动摇,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顾忌。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对有关仁义的事,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用“当仁不让”指碰到应当做的事情就主动去做,不必退让。
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究竟何为侠?君子不乘人之危
当欧阳锋全力营救被大石头压住的欧阳克时,门户大开,郭靖要是听从黄蓉的建议——背后偷袭欧阳锋,就能够为洪七公报仇,为江湖除去欧阳锋这个大祸害,可是郭靖坚决不这样做,真心实意帮助欧阳锋救人。
欧阳锋想要烧了船,让郭靖和洪七公葬身大海。黄蓉担心郭靖和洪七公的出事,便爬上了那艘已满是大火的船,被欧阳克给带走,洪七公和欧阳锋在大船上打斗,被欧阳锋用毒蛇咬伤。郭靖便同欧阳锋交手,此时大船沉入了大海。欧阳锋在海中险些丧命,却被郭靖救了起来。被救起后欧阳锋问道,我如此害你,你为何救我?郭靖说,我不会乘人之危的!
“乘人之危”出自《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意思是有道德修 养的人不会在别人危急时刻趁机去要挟或打击。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有才华,被举为孝廉,任汉阳郡长史。盖勋的好友梁鹄因其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被属官苏正和就依法查办,他怕此举会连累自己而焦虑不安,打算找盖勋商量对策。因盖勋与那苏正和正是死对头,属下就劝盖勋来个公报私仇借此杀了苏正和。盖勋断然拒绝道:“为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事后,苏正和登门道谢,盖勋却拒不相见,并让人传话说:“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金庸先生为我们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不仅具有“侠义”精神,也有着让人钦佩的人格魅力,读者在欣赏小说时潜移默化的受到其侠义思想的感召,引起共鸣提高了人格境界。金庸先生的小说在为我们营造一个武侠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内涵丰富的侠义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传统侠义观,具有强烈的家国意识和人性色彩。然而这种侠义精神和我们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交汇相通,辉煌灿烂,仍等待着人们去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