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水中的月亮

《把课改作为方法》之第三辑 打破教学的贫困“七天共读圈”结构化写作打卡第四天(7月6日)

1. 让我受触动的话(三句) 。

第一句:当过去和未来都汇聚到当下,课改人当真诚响应自己理想的召唤,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用行动抵抗“经验的黄昏”。

第二句:“改课”改到深处是改关系,即改教育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这两对关系恰恰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

第三句:高效课堂的16字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是教师的最美师德,秉持高效课堂理念的教师要相信“相信的力量”,解放学生是使命,要解放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大脑,即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利用学生是智慧,这里的利用不是将学生作为工具来利用,而是将其作为课堂上的第一资源来开发,发展学生是目的,重在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2. 我的思考(两点)。

第一点思考:“双减”。刚开始落实双减政策的时候,我对双减的理解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家长的负担,或者最直接最简单的理解的就是减掉家庭作业。随着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双减的最终目的是提质,正如文中所说,想要真正达到双减,必须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做学好减负的核心在提升课堂质量。而且减负的背后,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对学生有更加精准的了解与分析,对作业也有更加明确与精巧的设计,对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尝试进行整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究。

第二点思考:“重建”。文中提到的创课进校园。我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还是孤陋寡闻了。我确实是那个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那个人,而且是特别认真以教材为准的人。超越教材,重构教材对我是个新的挑战,但读完这篇文章,我真的很想试一试。文中提到的带着工具和支架观课议课的教研新样态让我向往。课后专业写作,那教研成果可视化让我心生羡慕,我渴望这样的专业成长。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写出来就是一场盛宴,如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汲取专业写作的灵感,那在专业发展路上一定是一路芬芳。

3. 我的问题(一个)。

    《课堂因重建而具有作品感》文中提到的学习历程观察表,说课表,议课记录表等教研工具,可以共享给我们学习一下吗?

4. 我的行动(一个)。

行动,才是最伟大的。尝试从自己本学期的听课记录中找有一篇最有感觉的尝试写出来,如果能够写出论文的高度就更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