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型的分类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践行致知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当我们每遇到一件事,就会有一个想法。从表面看这些想法散乱无章,但是汇集起来就会发现它们的规律:

有些人想得乐观,有些人想得悲观;
有些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有些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
有些人习惯想“问题是什么”,有些人习惯想“办法是什么”。

以上这些习惯化的想法,就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对我们很重要,它决定了我们会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如何去追求一心想追求的成功和幸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发行动。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本身的正确性。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你能应付,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去做,最后,这件事果然做成了,这加深了你“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

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可能就会拖延、想退路、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后这件事没有完成,这也会加深你“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可以把心智模型分成两类: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烦恼,比如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害怕别人的评价,其背后就是防御型心智模型在起作用。

与之相对,成长型心智模型,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

——以上,来自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