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章《全国罕见!电梯间急产,新生儿头朝地坠落!》想到产房里的
原创 2018-04-05 徐成英 徐成英妇产科科普故事
01
今天看到一篇题为《全国罕见!电梯间急产,安徽一新生儿头朝地坠落!》的文章,该新生儿因急产坠地导致颅内出血80毫升。生命曾一度危在旦夕,后在医务人员精心救治下转危为安。
急产分娩是指在产道无阻力的情况下,宫口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小于3小时结束分娩,以经产妇为多见,产程不超过3小时,占正常分娩的3%。

02
说到急产,让我不禁想起20多年前,我也曾遇到类似case 。
“徐医生,又来一位待产妇,我先检查一下,有情况汇报给你。”和我搭班助产师告诉我。
“好的,你辛苦啦!”我从更衣室里快步走出来。
新入院待产妇叫阿红,今年30岁,第三胎,第二产(G3P2孕40周)。规律性腹痛(宫缩)1小时入院,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胎位正,宫缩中等强度(30秒/5分钟),宫口开大2厘米。
15分钟后,我巡视完病房回到待产室看一眼新来产妇的胎心监护:一切都正常。
我刚要转身离开,突然发现阿红有面部表情凝重。我问她:“有摒气感吗?”阿红点头。
我和助产师迅速把阿红转移到产床上,会阴的冲洗,消毒,铺无菌巾几乎快到1分钟内完成。

我们大声对产妇喊:大口哈气,不要用力,不要用力!
可能是是宝宝性子太急。一阵宫缩,胎膜,胎儿,羊水,胎盘裹在一起,像个大肉球一样从阴道内滚落到产床上,分明就是传话中的“哪吒”般的出生方式。

刺破胎膜,羊水流出,小家伙举着拳头,发出响亮的哭声。向所有人宣布着他的“闪亮登场”。
阿红总产程不到2小时,尤其是第二,第三产程是同步完成,实属少见。
03
分娩是一个自然进展的生理过程,在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是从临产到子宫颈口开全的一段时间,初产妇平均11-12小时,经产妇只需6-8个小时。
第二产程是从宫口开全到胎儿生出的一段时间,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在数分钟即可完成。
第三产程是从胎儿生出到胎盘排出的一段时间,初产妇与经产妇相似,一般需要5-15分钟。
04
分娩需要时间过程,分娩过快,看似缩短产程,减少痛苦;实则生得过快也存在很多危害。
1.胎儿缺氧:由于宫缩过强可导致胎儿缺氧。
2.容易受傷:若因為生得太快,就可能会摔伤。
3.脐带感染:若急产发生在家庭和途中,没有无菌操作,容易造成感染。
4.脑出血:由於急产过程中胎头迅速通过产道,所受压力的突然变化增加胎儿脑出血的机率。
5.由于急产,软产道没有充分扩张,有可能导致裂伤。

05
如果亲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请记住一下要点,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急救要点
1.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
2.因地制宜准备接生用具。干净的布、用打火机烧过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没有可用白酒)等等。
3.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注意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两手托着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等待胎盘自然娩出。
4.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不要剪断脐带,并将胎盘放在高于婴儿或与婴儿高度相同的地方。
5.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
祝福天下所有孕妈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