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并不长
今天在于丹的散文集《人间有味是清欢》里再次读到她的“来日方长并不长”,更深地体会到光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文中记录了于丹年轻时遇到的两个人,一位是当时宣武医院的外科主任,一位是南京公交公司的老总。
于丹的脚踝受伤,这位主任亲自给她做的手术,而且是无疤痕技术。之所以如此厚爱她,只因她的勇敢以及她的学识。
优秀的人总是互赏的。相遇即是朋友。主任给她在踝骨上植入了两个钢钉,叮嘱她到日子要由他亲自取出来。
无奈那个时候于丹工作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每天都很忙,取钉子的事一拖再拖。
直到有一天于丹出差回来,紧紧隔了四天没见,那位主任已离开人世。
意外来得太过突然,以为回来就能见到的那个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另一位是南京公交公司的耿总,因欣赏于丹的豪爽和文学底蕴,结成朋友,在于丹出差南京时,给予了她莫大的帮助。
最后邀请她去南唐二陵参观时,由于时间太紧迫,于丹放弃了这个她一度想去拜访的地方。并许诺下次来一定先去二陵。
春节时,她们还相互拜年,耿总还提到南唐二陵,没想到,时隔不久,于丹就听到了耿总因癌去世的消息。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方长并不长”。于丹十分痛心地感慨。
“我们以为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一瞬间可能就永远消失了。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万劫不复,永不再来”。
读到此处,心有戚戚,泪水模糊中,我仿佛又见到奶奶慈祥的笑容。
我从小和奶奶长大,父母在城里工作,无暇顾及我。我的童年少年,和奶奶在乡下度过,与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结婚后,奶奶就已八九十岁了,被接来城里。她老人家由于常年劳作,身体十分硬朗,大家都说奶奶能活一百岁。
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孩子,生活变得十分拥挤。我们姐妹几个的孩子,奶奶都给照看过。而我们陪伴奶奶的时间却不多。
那时我下岗,刚刚自主创业,只能在周六日去看望奶奶和妈妈。
奶奶一人长时间地坐在她的小屋里,翻着日历牌,叨念着“大姐今天上中班,二姐上白班”。
当时看到此景,我却没感觉到奶奶的寂寞,因为奶奶一直慈爱宽容,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
我总是想,等我事业稳定了,一定多陪陪奶奶。而且我坚信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能到来。
奶奶那么健康,我从未想到过死亡,觉得那还遥远。
突然地就在一个午后,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日子,我带奶奶到院里小坐,奶奶没能走出屋门,倒在我的怀中。
再也叫不醒了我挚爱的人,我才明白,我失去了太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所谓遗憾,就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愿望,就是永远都回不去的过往,在啃噬你的心。
又想起女儿小时候,很喜欢唱歌。二年级时,跟随我们市里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师学习声乐。
女儿经常当领唱,参加演出。老师一直夸女儿有天赋,嗓音天然十分难得。并多次建议我给孩子刻盘。
说童音就这么短暂的一个阶段,录下来给孩子保存做个纪念。
我也是打算要带孩子去刻盘的,可是一听说刻盘的地方在很远的郊外,就又拖延下来。
每天忙忙碌碌,做着自以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却不知那些被忽略的,有一天会让我心痛。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女儿变声了。不是以前那稚嫩天真的童声了,才突然记起没给孩子留下纪念。
真是无限的愧悔。更愧疚的是,女儿虽感遗憾,却没有责怪我这个不称职的妈妈。
回首岁月,我们似乎一直在失去,在自责。
“什么是真正的拥有呢?一念既起,拼尽心力去完成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
时光从来不会因你的懈怠你的忽视,而停下它的脚步,更不会再给你同样的机会。
珍惜当下,想爱的人去爱,想做的事去做。来日并不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