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其实就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长期积累所致
前段时间看了临床营养科的夏萌医生写的《你是你出来的》这本书之后,我就已经全面调整了饮食结构。书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营养学与健康管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
可以把这本书当作营养学入门级通识课来学习,看完后,你会了解作为亚健康状态的大多数人中的一员,怎么吃,才能保证每天摄入全营养素,才能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而最近这两天我在看的《你是你吃出来的2》内容则是专门针对慢性病管理所需的营养学知识科普。
具体内容包括临床营养科的诊疗流程、常见的慢性病形成原理及如何运用营养学知识对其进行调理。书中谈到的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等。
今天我们简单聊一聊书中提及的,人们对于高血压的误区及真相。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
现在人们对于健康方面的关注度明显比前些年提升了不少,所以这个数据看上去还是有些惊人的。不过依然有不少人是目前还没有做过任何检测,但是通过他们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可以判断他们会患上高血压。
但是如此普遍的疾病,却少有人真正了解生病后究竟该如何调整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
其实许多人都认为高血压是要终身服药的,作者表示之前她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当她了解了高血压背后的成因及对应的生活方式之后,她慢慢转变了这种观念。
在诊疗思路上也调整为药物治疗及引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好转,再向患者渗透她选择这种治疗方式的原理是什么。
影响血压值的几个因素包括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管周围阻力变大及因情绪问题导致的血压突然升高。
血容量值过大主要是因为盐摄入过多造成的,对应的症状则是眼部和腿部肿胀。这时应该减少盐(也就是钠)的摄入量。常人每天盐摄入量需控制在6克以内。但日常饮食中许多食物配料表中都是含有钠的,所以如果不对钠进行控制,而只关注盐这一种食物,恐怕是没用的。
血管壁弹性是否出现问题,主要要看脉压。我见许多高血压患者都有测量血压的习惯,但是却不怎么关注脉压。高压减去低压所得出的数值就是脉压。正常范围应该是30~40,如果这个数值过高,那么就说明你需要摄入优质蛋白质、以及含有维生素C、钙、镁、钾的天然食物。
血管周围阻力变大,则会出现低压偏高的症状,这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之一。此时你最需要做得就是让情绪变得平稳一点。关于心理问题的调节,我之前有通过对《好心情手册》这本书的解读梳理了一些获得稳定情绪的方法,大家可以再巩固一下。此外,还要把戒烟、运动等计划提上日程。
所以如果不希望自己未来也成为高血压患者,那么我们就需要按照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与该病症对应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有效调节。
① 减少盐的摄入量,比如腌制品、加工类食品甚至面条当中都是有钠成分参与的。所以通常作者都会建议患者戒掉面条和咸菜。当然,如果大家能花点心思在食物的配料表上,那就更好了。日常炒菜用的食用盐最好也选择低钠的。
② 对优质蛋白质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通常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为鸡蛋、牛奶、坚果、肉类(在《戒糖》一书中建议我们肉类要多食用家禽类)等。
③ 多吃含维生素C、高钾、高钙、高镁的食物、颜色丰富的蔬菜,及高膳食纤维的食物。
④ 戒烟、运动、早睡早起、减少或尽量避免熬夜、保持放松等。
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单纯依靠降压药去控制症状,只是治标不治本。慢性病的来源就是由于人们长期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所导致的。
所以要从根源上,也就是生活方式上着手来进行全面调整。当然,也包括降压药的使用。
因此,不论身体出现不适,我们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如何调整生活方式,而不是只关注检查报告上的数字。
不是说这些数字不重要,只是相比之下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心理状态都会对数值产生影响,那么偶尔测出来的数值也只能作为短暂时期内的用药依据。
但是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习惯长期积累,是一定会出问题的,这不是偶然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买了作者的《你是你吃出来的》系列的两本书。
相比之下,最近看的这本《你是你吃出来的2》中提到的慢性病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也就是有慢病人群的设定。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能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来避开、以及延迟一些慢性病。
其实健康管理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目前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偏营养学方面的健康管理类的第三本书籍。除此之外还有痛风、糖尿病及肾病相关的知识等等。
这类书单是我今年逐渐添加的类别,以往我比较看重时间及精力管理、心理学及教育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随着我对营养学的兴趣逐渐加深,也越发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近期也分享了不少与之相关的常识,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健康管理方面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