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颗安静的心

2020-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渔小鱼a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少的就是热闹,热闹无时无刻不在。这时,安静便显得越发的珍贵。

安静不是单纯指外界没有声音,还有内心专注的状态,学习尤其需要这种状态。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才会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并有真正的收获。

看书时,需要安静,静心品味作者的每一字句,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是怕被打扰的。写文时,也需要安静,体会自己内心被触动的情感,及时的梳理审视记录下来。

看纸质书的时候更容易有安静的状态,柔和的纸页,适宜的温度,让人从心往外的舒服。相比之下,电子产品就逊色许多。网络时代,信息便捷,还诞生了各种“梦想群”。他们充分利用网络链接到全国各地的人,每个人都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观众成了“稀缺资源”。文友写了一篇文章,分别分享到许多群,其实群里有许多共同的朋友,这样一来,不仅每天的信息量增加许多,同时增加的还有烦乱的情绪。

我突然觉得网络时代里质量变得很重要,设计也变得很重要。比如公众号等一些网络平台,热闹的画面带给人浮躁感,而安静的画面或文字会更持久。

每一次当我觉得内心烦乱的时候,会看看庆山的公众号。从前朋友推荐的时候我还没这个感觉,可是现在只要点开网页,心就自然的安静下来,特别的奇妙,听她搭配的音乐更是一种享受。安静从不会争宠,却比热闹更有生命力。

我想有内涵的人会带给别人这份安静的感觉,因为他的世界是广阔的多元的,世间万物,包罗万象。当一个人具备这种气质,在他面前想不安静都难。

昨晚读了丹麦作家卡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的片段,以前我大概是不会看这样相对枯燥的作品的。

海明威在1954年上台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说:如果《走出非洲》的作者,美丽的卡伦·布里克森得过此奖,我今天会更高兴。

或许因为这句话,我便安安静静的阅读了下来,感受着她充满哲理的文笔,磅礴的格局,非洲大陆迷人的风光、疾病与贫穷的交织,心中更多了一份感慨。

很想做一个安静的人:安静的看书,安静的记录,也安静的活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