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我们爱成长一人一书一影一思一世界

2017,知识与财富

2017-12-24  本文已影响138人  魏守峰

纪念这逝去的一年芳华

不知是何原因,当我想要去总结这一年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就蹦出了这两个词,依稀记得去年写的是感恩乐观努力。时间过的真快,在还没有忘记上一年关键词的时候这一年已经过去了。就是在这一年年的总结中时间匆匆流逝,然而还是不得不总结一下,以对得起这流失的一年芳华,也为来年提供一个方向。

要说这一年是知识和财富大丰收,那显然没有,各方面四平八稳的过着,惊不起一点涟漪。至于为何叫知识与财富,似乎是想要说明一些问题,比如阐述一下知识与财富的关系、知识与财富哪个重要等等,这些问题个个都是大问题,我只能通过自己这一年的实际情况来谈谈相关的体会与感悟。

回顾2017

先来看一下2016年总结给自己定的目标的完成情况。

2017要以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以更加努力的态度解决未知。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 继续进行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 继续学英语,争取考一次雅思或托福
  • 找准方向,为出第一本书或者翻译第一本书进行技术储备
  • 锻炼身体
  • 多读书
  • 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及朋友
  • 多旅游
  • 多挣钱

第一句总语很关键,基本实现。这一年从多方面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心态更加积极乐观,只是“更加努力”有点差强人意,某些方面稍微有些放纵。

凡是正体的都是完成了的,斜体未完成,下同。本身定的目标就缺少量化标准,有点随心所欲。下面的部分会详细介绍完成情况,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为什么有些没有完成(找借口)。

英语倒是有学,总体提高不大,没敢去尝试考一次雅思或托福,主要是懈怠,但是也翻译了一本技术书籍,读了两本英文原著,对英语的理解从应试到了应用,真正的将其作为等同于汉语的一门语言来看待,对英语学习有了一点点小感悟,个人感觉读原著应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除了直接处在英语的氛围内。平时也想去学会英语,可是时间总是这么不经意的就流逝了,一闭一睁一天、一周、一年就过去了。

多挣钱基本无从谈起,当时考虑可能要换工作,所以定了这么一个目标,结果日子照旧,钱没挣上。但是同样对金钱有了一点新的感悟。

锻炼身体这一条勉强通过,一年平均每周一至两个3公里,消失的6块腹肌又有了雏形,但是坐的时间太长活动还是太少,导致腰和脖子都不太舒服,这一点2018能有好转吗?必须!

总体上来说这一年是达到了自己16年总结定下的目标的,接下来开始详细回顾2017。

知识篇

技术

这一年显然不是知识领悟涨幅最大的一年,这一年并没有把很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忙于各种事情,飞了大概有30次,看上去时间仿佛过的很快,一周周转瞬即逝,不免发出“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有些人觉得很快,也有些人觉得很快。”的感叹。但是静下心来发现时间大部分都被耽误掉了,并没有很好的利用点滴时间。前几年还有大段的几个月的时间供自己静下心来研究一件事情,现在是越来越难了,各种事情,一言难尽。。。但知识也确实在增长,这更多的是一种在前几年储备的基础上的增长,看上去也涨了不少,更多靠的是惯性,建立在之前已有的基础上。

就拿Geotrellis来说,目前总共写了35篇博客介绍使用方法及感悟,排除刚开始瞎写的因素,从16年4月开始研究,本年度只写了8篇,虽说今年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明显没有去年对此技术研究的那么深入。

全年一直贯穿着使用Python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工作,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连接数据库、可视化等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流程。Python是这两年比较火的语言,未来在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方面应用会更广。

OpenStack和Docker两个云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应该是自己今年最大的收获,通过这两个技术基本上把各大技术串接到了一起,从做网线开始到网络规划、网络管理、服务器规划、服务器管理、云平台搭建、分布式集群搭建等等一系列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自己利用闲暇时间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学的是痛并快乐着,收获很多,但这也是基于前几年对数据中心各方面技术上的事务不断探索积累的结果,有了这些积累后在面对这些新问题的时候能够不慌张,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努力,经过不懈的一点点的尝试终于小有所获。

后期又学习了GO语言,研究了三维可视化表达,大致了解了WebGL的原理等,又尝试了Cesium三维地信可视化框架,这是个不错的东西,做出来的前端地图效果非常炫。

12月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有关知识学习,准备充当一次被风吹起的猪。这块之前接触过一点,做过一点机器视觉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学习吴恩达的课程,Python倒是派上了用场。

这一年写了些技术文章,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到其他人,起码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即总结了自己的思路又提高了表达能力。这里就不放全部链接了,详情查看博客园或者简书

本年度读了几本技术书籍,详情如下:

技术书籍读的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看博客和教程,这一点需要改进,一些经典的书籍还是值得一读。

其中shapeless-guide是我翻译的第一本技术书籍,跟小伙伴一起大概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第一次尝试,刚开始有些困难,走过一遍之后心里就有底了,这也为读两本有中文对照的英文书刊奠定了基础。

文学

当然知识不仅是技术,作为一个技术人我时刻想要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于是选择读书,这一年读了30本左右的文学作品,罗列如下:

每本书读完都写了读后感,有的还写了多篇,写的不好,谨以此记录自己的读书轨迹。其中最要提的就是《红楼梦》,以前怎么都看不进去这本书,今年偶然买了一本,拿起就放不下,读了一遍还想再读第二遍;关于蒋介石的两本书让我对蒋介石和那段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当然这两本书也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只能是个参考;《老人与海》先读的中文版又读了英文版,《中国哲学简史》直接读的英文版,读这两个英文原著对自己的英语感觉培养提升很大,起码不再惧怕直接看英文的东西;读了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东野先生的作品参差不齐,有些非常好,如《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但是《假面系列》、《名侦探的守则》、《东野圭吾在坏笑》则非常一般,未能坚持读完。读了这些书之后我感觉读书是找到更好的自己的最好也是最省钱的方式。

电影这一年也没少看,基本上每个月得欣赏那么两三部,也有在自己电脑上欣赏的经典片子。感觉比较好的如下:

行走

这一年走了不少地方,欣赏了很多美景和古迹,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人。最难忘的是4月份去的西藏,都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但是没去之前一切只能停留在想象中,当真正的站在这块土地呼吸那里的空气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在心底嗷地一声:原来是这样的啊。神奇的山、神奇的水、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草原、悠闲自得的羊马群,最重要的是那些充满信仰的灵魂。还去了伊犁大草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一段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这一年的行走记录如下:

  1. 面朝五泉,春暖花开
  2. 春风又绿河两岸,睹物思人又一春
  1. 直指灵魂的旅行
  2. 寻佛之旅
  3. 穿越四季的遇见—巴松措
  4. 圣洁的水啊你为什么如此圣洁
  5. 人生难免无意外
  6. 不畏千辛万苦两世弘法路
  7. 醉美西藏——扎西德勒
  8. 千回万转,不过梦一场
  9. 转山转水转佛塔
  1. 五元夜游武汉
  2. 武汉如此多娇
  3. 尽览大好河山,饱读天下诗书
  1.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2. 弱水三千,滋养大漠绿叶
  1. 伊犁——一个不愿再来的美景
  1. 南山
  1. 外滩
  2. 东方明珠
  1. 熟悉的大漠,熟悉的味道,跨越千年的旅行
  1. 十年百年千年万年 那年芳华,静待花开
  1. 香山
  2. 天坛
  3. 南锣鼓巷
  4. 地坛
  5. 雍和宫
  6. 德云社
  7. 国家大剧院
  1. 麦积山石窟
  2. 街亭温泉

这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将记录在我岁月的年轮里,见证世界的神奇也见证自己在苍茫的大地上移动的轨迹。

财富篇

这一年对财富有了新的思考,以前自己还算是个比较节俭的人,这一年钱没少花,但我觉得花的挺值,不是说感悟到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等等,而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当下有多少钱与将来有多少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比如说拆迁拿到了1000万,那么恐怕这辈子也就这1000万了,手里握着这些钱会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估计是买几套房子(最理想的情况)买个车,然后靠房租四平八稳的过着下半生,不出大问题肯定饿不着。这样的生活也是大部分人向往的,我也想要这样的生活,但是恐怕是没有这个拆迁的机会了。我不反对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只要自己觉得OK又不妨碍到其他人那么这就是适合自己的。

但是一个人真正拥有的财富恐怕在与自己的价值,有1000万和让自己值1000万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值1000万即使现在身无分文也一定会拿到手这1000万,还可能是几倍、几十倍的,在这个过程中“身价”也会继续增长。真正的财富是无论身处何处、无论当下有多少钱都有从头再来、东山再起的能力。

这一年面临多次抉择,不能说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本身选择也就没有对错,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会有重新选择其他方案的机会。几次选择都跟金钱和前途有些关系,年中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说世界上有那么路,而我一直在选最难走的那条,最终如同崔健的那首歌: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但难走的路才能让自己提高,难走的路才能让自己看清自己,难走的路也才能提高自己的“身价”,否则生活就如一碗水,永远不会有一点波澜,碗里的水如何能够去见识这个世界,碗里的水如何能够取得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最终“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

二者关系

然而人到中年就很容易产生危机。最近42岁中兴程序员跳楼在IT圈炒的沸沸扬扬,不对此人做任何评价,就事论事,当然此事绝对很复杂。随着这一跃,其身价顿时化为0,虽然人到中年压力确实很大,但他更应该提前准备好让自己拥有东山再起的能力和机会。

什么是“身价”?“身价”源于对自己和外部世界清醒的认识,认识这二者都非常困难,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不断努力、不断行走在这个世界来一点点的靠近目标,最终“不役于物”的时候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更无需说财富,这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当然“身价”也包括自身拥有的或者继承的财富。

大学学马列主义的时候,被老师抽中做了个随意的演讲,思考半天写了一篇《论家庭环境对伟人的影响》。大概是说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列宁这些伟人,绝不可能出自贫下中农,因为伟人必须要站的比别人高才能比别人看的远,只有身处社会中上层才能看清这个社会、看清自己,他们才拥有了绝对高的“身价”。

所谓寒门再难出人才不是因为富人的打压,无可厚非富人占据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但重要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使得“寒门”无法去想象外面的世界,更不用谈去认识这个世界。本身就占据的资源少,又无法坚持去通过努力提高自己,也就更不用谈去认识自己,“身价”自然就低了。然而只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断坚持去提高自己,去多看看这个世界,终究会达到让自己吃惊的程度。

读书和远行绝对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无论是技术书籍还是文学作品,读过的任何一本书、学到的任何一个技术、走过的每一步路、看过的每一个景最终都会变成“身价”累加到流逝的芳华中。

所以知识(广义)决定“身价”,“身价”决定未来,这就是我所认为的知识与财富的关系,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2018

2018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握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和享受生活、体验这个世界。努力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这几年技术研究都是浮于表面,涉足的领域很广,但是没有专心去精通一门,这一点2018要有所改进,在某一方面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持之以恒的进行深入的学习;读书已经融入我的血液,2018多读些好书和经典书籍;2018最想干的两件事,蹦极和潜泳,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不干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正是说的这些吧。

总结

时间都去哪儿了,他总是这么轻易的流逝,流逝在我读过的每一本书、在我走过的每一条路、在我发过的每一个呆,这些流逝的时间会穿成一条线,记录下我平凡而美好的生活,我要做的就是让这条线上的每个点都是有意义的不是虚度的,努力让这条线拥有更高的高度,撑起生命的厚度,最终收获一个充盈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