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教养是如何体现的?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许冷冷呀
图片来自插画师Pascal Campion 

01

说到教养,在我的印象里父母在这一块教给我的很少。小的时候,家里一穷二白,全靠父母两个人起早贪黑做点买卖支撑着,自然谈不上如何教育我。

七岁被送回外婆家念书以后,教育的担子就落在了外公外婆身上。准确地说,应该是落在外婆身上。

外公接受的教育有着浓厚的大男子主义,只需要赚钱养家就行了,家里的一切,都是外婆在操劳。

幼时在农村念书生活,难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同行的小伙伴们总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脏话,不用教我也就学会了。

一次,我遇到了点事情,随口说了句:“神经病”。外婆立即喝止我说:“这种话能说嘛,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好好说话,不要把神经病、有毛病这类话挂嘴边,要不然以后和别人说话张口就来。”

对于一向听话的我来说,乖乖照做了。此后,凡是别人说脏话,我都会自动过滤。而我每次想表达愤怒或喜悦的情感时,都会特别注意措辞。

小时候,我不明白外婆对于言语的要求为何如此苛刻,长大后才发现,一个陌生人想要认识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言语交谈。

一个人说话的语气、用词藏着这个人的素养,至少对我来说,我会通过言语来决定要不要和这个人继续交流下去。

图片来自插画师Pascal Campion 

02

再长大一点,我考入了县重点中学。原以为教学环境更好的地方,人的教养也会不一样。后来才发现,是我想错了。

老师在课堂上夸着某某同学是如此的贴心,送了他一个较贵的保温杯,还着重强调了一下,让我们大家不要误会,并不是让每个人都要送东西给他的。

那时候我虽然才念初一,却不自禁地对这种行为持着鄙夷的态度。第一次发现,县里的老师可能还没有外婆镇上老师那样的心思单纯,只为教好学生。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老师都会对一些人有些偏爱,但做得太过的话,那就有失了作为一位教师的教养。

因为家长送礼,所以对那个同学格外照顾。因为成绩优秀,所以每次都坐在教室里最好的位置……

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脏话出口,还可以在中午喝完酒继续来上课。教室里迷漫着酒的“香味”,从某种讽刺的意义上来说,正好解去了我们的困意。

长大后与各个地方的朋友谈起当年的老师,才发现:哦~这样的老师并不少!

都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但离开家庭,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教育。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跟着模仿。

想起丰子恺在《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这本书中,是这样写他的老师的:

在别的学校,当属英文、国文、算术老师最权威,而在我的学校,最权威的当属音乐老师李叔同。不仅是他学问好,还在于他认真的态度,一件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得彻底。

一位拥有良好教养的老师,到底可以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影响,从丰子恺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了。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身作则,那再怎么调皮的学生也可能被感化吧。

图片来自插画师Pascal Campion 

03

读大学除了意味着要开启新的求学阶段,还意味着,这里面会有形形色色的人。

从没住过学校的我,开始了集体宿舍的生活。时间长了才发现,一个人的成绩高低并不代表他的教养。

成绩、实践等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人,私底下经常会听到他把“日了狗”、“傻X”、“去你妈的”这样的词挂在嘴边。

第一次听到后,我会惊讶地想,怎么可以如此和自己的表面不匹配。

外婆教给我的那一套教养,在这个地方好像显得格格不入。我问过自己,要不要像他们一样,因为那样可以更好地融入进去。

内心的答案告诉我说:不要。

然后,我就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努力去寻找那些能够在言语和行为上给我带来好感的人。

直到现在,我也并不认为自己就是个拥有良好教养的人。只不过,我正在向我想达到的地方前进。也许路途比较艰险,但一直保持初心总归抵达。

图片来自插画师Pascal Campion 

04

进入社会后,越发能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他的教养。

之前所在的公司有好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个所谓的总监。很清楚的记得那一次,我与一个总监朝同一个方向走去,距离大概有五六步远。

这个总监走到一扇门那里停住了,因为他在等着我给他开门。就在我开门的那一瞬间,他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我怕静电。

然而,我笑而不答。

但当时我的内心在告诉我:嗯~冬天干燥,确实比较容易静电,所以给了我一个帮他开门的机会。

从那以后,虽然我没有表现出来,但我对这个总监似乎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不知怎么地,这样的人在一个国企公司里好像还不少。喜欢吃零食的将自己工位的周围弄得乱七八糟,经常喝奶茶的总喜欢往垃圾桶随手一扔,也不管汁水是否喷溅出来。厕所里的马桶永远是堵的,因为他们总喜欢将厕纸随手扔进去,惹得清洁阿姨天天抱怨。

最后没办法,清洁阿姨只能请求我的帮助,让我在必要的地方贴标语。贴完之后,情况确实好了很多,但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好几次下班后,我因为有事返回公司,都能看到一个同事留下来看动漫。每当我离开的时候都会提醒她一声,别忘了关灯。她随口答应:没问题。

等到第二天上班后,总有人反应昨晚灯没关,但不知道是谁干的。

一开始我也不能保证就是这个女生,但时间长了,我发现也没有别人。我不是一个喜欢打小报告的人,也没有人事决定权,所以我只能在自己的范围内给她点小提醒,让她别忘这样那样,但最终都没什么效果。

也许人就是这样,从小接受的各种教育决定了她今天一切的行为。想要改变?估计很难。

曾和一个要好的朋友谈起公司同事的种种行为,我问她最不能接受哪种行为?

她说:“那种自以为活泼开朗,却让人很讨厌的人。”

我问为什么?

她说:“某个节假日的第一天上班,一向以活泼开朗著称的一个女上司看到我换了新发型后,朝着办公室大声嚷嚷,让那些人快来看看我的新发型。你知道我当时有多不好意思吗?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不禁想起契诃夫说过的一句话: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而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我想这句话用在这里同样合适,别人换发型你去赞赏,这并没有问题,但如果将别人外貌的改变看似一种新奇事物而过分宣扬,那就是一种有失教养的表现。

我虽然无法决定别人有何教养,但我终究能决定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教养和读书、学习一样,是一生的必修课,它需要慢慢体会、慢慢琢磨、慢慢践行。

我始终相信,人在特定年龄段所取得的成就,终究要归结到他有什么样的教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为品质。

期待我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希望你也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