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英国史2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英国史的风华,与阅读者的心思,在20世纪来临的分水岭,居然实现了同步。既往的曲折与激越,曾经的不屈与辉煌,好似驻足于古典而变幻的岁月交响中,引人入胜,奥妙异常,百听不厌,余音绕梁。
然而,翻开六卷本《英国史》最后一卷,讲述的是20世纪英国,卷名曰《落日斜阳》,虽著者乃本丛书主编、当代英国史大家、久仰并曾有幸亲聆的钱先生本尊,前言中先生也注明此册原版香港,著于1997年,如今改编汇入此浩繁之通史长编,我也一如既往地翻检,或细阅,或浏览,或端坐书桌前,或“葛优躺”状陷入沙发中,无论找个哪样的“舒服的姿势”,终再无更多可圈可点之处,且书卷的一旁可涂鸦或惊叹处,渐渐地零落。
落日余晖一如人生年迈,看似辉煌依旧,处事游刃有余,时常处变不惊,但终究失去了锐意和冲撞,强势的进取和激情的反叛。这般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存在感罢了。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这是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被临阵换将归国后,在美国国会发表的告别演讲。演讲的日期是1951年4月19日,这是莱克星顿枪声的日子,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日子。
他从此告别52载军旅生涯。后来曾谋求从政,终无所获。
活在过往的人,无法面对幻变的未来。
于是, “一杯敬明日,一杯敬过往。”
[新世纪的钟声]
英国20世纪到来的钟声敲响,与之相关的这些大事件,正在发生:
1901年,一个真正的“虚君”、在位时间极长的女王离世。1901年1月22日,8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以她为象征的大英帝国,占有全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英国强盛到了极点。
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1900年照片1901年,一场现代化的战争,正在遥远的南非进行。这是英国发动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场面惨烈,预示着未来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年轻的温斯顿·邱吉尔(1874—1965)参加了这次战争,身为战地记者,兼职英军战士。被俘后成功逃脱,并进入英国领事馆。因为一逃成名,转身投入政坛。
邱吉尔(1874-1965)学生时代表现非常糟糕,参加布尔战争,成功越狱,一逃成名,从此投身政坛65年,照片摄于1900年1901年,保守党执政,反对党的自由党。自由党一如它的名称,几乎主宰了整个19世纪的英国政治。19世纪也正是英国自由主义的世纪。由于1884年议会改革等政治变革,英国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工党崛起。20世纪初的英国,两党政治幻化为三党角逐。他们之间,有三大分歧,难以弥合,一是关税,二是国家干预,三是爱尔兰。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世界最强大国家,要不要恢复关税?是自由放任还是国家干预经济?如何处理爱尔兰持续要求独立的诉求?三党各有主张,莫衷一是。
1901年,妇女谋求政治地位的努力更趋激烈。1903年,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建立了“妇女社会政治同盟”,行为激烈,她们冲击议会、围攻议员、火烧教堂、打碎商场玻璃。1913年,一个姑娘突然冲入赛马场中乔治五世的赛马前,导致该马失惊,将她踩死,引起极大的社会震动。妇女选举权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1901年,英国参与的十一个国家在中国的北京与李鸿章签署《北京议定书》(中国史称《辛丑条约》),这个条约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9月7日,北京)1901年,其他大国崛起,预兆明确,只是当时人不知道,谁将“取而代之”?德国的威胁尚不为人知,俄国很落后但其梦想与国土面积同样很大,日本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美国偏安新大陆但仍然陷于“是孤岛主义还是世界公民”的争论中,只有法国下风依旧,中国任人宰割。
爱德华七世(1841-1910,1901-1910在位)的葬礼大历史的转折处,正是读者唏嘘的体验。这唏嘘,或是高峰的赞叹,抑或是低谷的感慨。写到此,一句似乎完全不搭界的唐诗,萦绕心头,不录不快: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此不再引领,小心谨慎相随]
17世纪以前的英国,不是被征服,就是被引领,总是世界潮流的跟随者,跟随文艺复兴,跟随宗教改革,跟随面朝大海,跟随地理发现,跟随君主专制。
17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率先政治革命,诞生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率先经济革命,导致工业化国家出现;率先社会革命,出现现代社会;率先思想革命,创造现代思维;率先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等各种革命。这些革命都是以和平、渐进式的方式完成的。换言之,直到20世纪初,英国是“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20世纪的英国,依然是世界强国,各方面的发展只是相对衰落。但是,英国不再是领跑者,也不再是引领者了。这才是更丧失“最强国”地位的实质含义。
公正地说,20世纪的英国,也什么都没有落伍,也没有倒退。制度仍然在优化,经济上依然处于世界前列,同样呈现“后现代”国家的各种特征。
20世纪的英国,丢失了帝国,却留下了一条长长的影子,那就是:英联邦。望外界许多变化,顾家中联邦依旧。
16、17世纪,纵横四海。18世纪“光荣孤立”。19世纪,欧洲均势。
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结盟了,先与日本,后与法国,再是俄国。这了大英帝国“永恒的利益”。
真正的高手是不结盟的。
即便入盟,那也是盟主,拥有话语权。
如书中主旨,真正的大国,并不仅是物质或资源的实力超强。引领世界潮流,不仅靠实力,更靠规则和背后的文化逻辑,可推广或复制的制度规则和文化逻辑。
足球赛(英格兰对苏格兰队,1872年)不恰当地比喻,高手拥有裁判权,把持价值引导力,其背后即是文化影响力 。
国际联盟开幕式(1920年1月10日,存续至1946年)国际联盟,可能是现代足球运动之后英国对世界规则最后的制度性贡献。当然,在这个体制策划团队中,已不时闪现法国人或美国人的身影了。
国际联盟所在地(瑞士日内瓦万国宫)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百来年。
[介于“习惯”与“成文”之间的宪政]
英国宪政的特殊,不仅在于早,确立时间曲折,也在于至今并没有完整的现代意义的规范的宪法文本。它建立在传统之上,由宪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
习惯起决定作用。
例如,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度、首相产生的程序都是慢慢在习惯中形成的。再者,19世纪及以前,首相基本都是贵族出身,20世纪以来的首相基本都是平民出身。少有的贵族出任首相之交还放弃了贵族身份。没有规定,没有强制,大家习惯于顺势而动。
又如,1707年安妮女王最后一次行使了国王否决权之后,国王就再没有行使过这项权力。这也并不意味着国王没有这项权力了,但事实是此后从来没有被运用过。
英国的政体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也经历大致三个阶段,国王、上院和下院先后是权力的重心。到了20世纪,下院成为事实上的权力机构,国王和上院只是陪衬。
詹姆士·凯布尔说,“英国君主制的尊严之增长,恰与其实在的政治权力之下跌相对应”。我是完全同意的。20世纪的英国国王,只是按惯例行事,或是按大臣们的建议行事,很少发表意见。今天的英国国王,已经属于这样的角色:一是国家元首,起礼仪作用,外交上代表英国,国内的活动由于国王或王室成员出场而隆重。二是国家的人格化,国民效忠对象的具体化,民族团结的纽带。三是以其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为历届政府提供必要的咨询意见,只帮忙,不添乱。四是关键时期遴选首相,利用经验和声望来弥合政界的纷争。
上院的大部权力已经基本上被剥夺殆尽,但形式上依然被保留。不仅如此,当然英国政府,仍然通过不定期册封贵族的方式,确保上院的存续。我感觉,今天的英国上院,有点像资深官员储备院、复杂事务的裁定院、以及讨论国家大事的研究院。
历史的演进,逐渐形成了英国内阁与议会下院同进退,阁员与首相共进退的规则。由此带来的是首相权力的持续加强,这也意味着效率提高和政党化竞争权力的必然性。有学者在谈到撒切尔夫人的领导作风时指出,“与多数首相不同,她不仅主持内阁讨论,还积极参与其中,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她支配他们。”
从几乎所有的表面看:国王的出行,王宫内外的礼仪,议会的会议规则,讨论的场面,上院的表现……这部英国政体的机器似乎从来没有被改装过,看上去一点变化都没有。
这就是英国文化传统独特性的表现:尊重传统,注重习惯,讲究援例,渐进改变,有问题好商量,有分歧坐下来慢慢谈。
时下的“脱欧”,正是如此,不脱受不了,脱了也难,那就慢慢脱。
[荣光迷失在战争的硝烟之中]
布尔战争,对于英国,是个征兆。现代战争惨烈,社会动员复杂。1914—1918年、1939—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都曾把英国拖入绝境,最终是美国大兵加入“英雄联盟”,成就了大英帝国王冠上那已落下灰埃的“王者荣耀”。
战争,给英国带来许多改变,突破了常规。例如,爱尔兰问题搁置,妇女选举权暂不议。一改了英国传统,征兵法案出台,内阁、尤其是首相权力一再扩大。那些搁置的,战后都要卷土重来,妇女终于获得选举权,工党甚至赢得大选上台组阁,而爱尔兰南部26个郡,“一战”后先期与大英帝国说了“拜拜”,留下北爱一些人,如今依然闹分家。自治领分离运动,贯穿了20世纪的大半段,最终以妥协的状态告一段落:政治上分家,经济上“手拉手”。
麦克唐纳(1866-1937,1924年、1929-1935两度出任首相,出生贫寒,工党领袖)二战前后,工党曾经两次组阁,一次是麦克唐纳政府(1924—1931年),一次是艾德礼政府(1945—1951年)。麦克唐纳出身卑微,母亲是苏格兰女仆,但上台之后,更加讲究礼仪,一副绅士派头,被讽刺为“人群中的一个王子”。第一次上台组阁时,仿佛政府实习生,自嘲道,“……我的前任有现成的秘书和运转的机器,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我必须白手起家。”甚至,新任首相还专门聘请私教,辅导宫廷礼仪。
20世纪的两次世界战争,除了众所周知的,还有这样的特殊现象。一是挑战者都制定的是“速战速决”的计划,路线图清晰无误,目标是“三个月之内,灭亡谁谁!”。结果却是一拖再拖,伤亡惨重。二是战时英国首相都成了万众景仰的大英雄,可是胜利前夕,都被民众的大选无情拉下马换人,翻脸简直比翻书还快。这才是此一时,彼一时。英国民众大概也清楚,骑在马上打天下是一回事,跨下马来治天下是另外一回事。
[爱江山更爱美人]
乔治五世(1865-1936年,1910-1936出任国王,1917年改王朝为温莎,以表明对德敌对的态度,开启温莎王朝)乏善的20世纪英国政治史,传世的经典甚至包括了花边、轶事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佳话。
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爱德华八世继位。他早于1934年邂逅了已婚美国妇女辛普森夫人并与她相爱。辛普森夫人已经离过一次婚,如果与爱德华八世结婚,就必须再离一次。许多传统的英国人难以接受,况且辛普森夫人的第二个老公虽然是美国出生,但已经加入英国国籍,是一个普通的英国公民——英国国王如何能娶一个普通国民的前妻为妻呢?鲍德温首相正是持有这样的看法。因此,当1936年辛普森夫人取得第二次离婚判决书时,爱德华八世就要与她结婚,危机来临。
爱德华八世(1894-1972,1936年在位,后封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应该说,爱德华八世是位勇敢的国王,他曾经就读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然为了亲王的安全,他主要是体验式参战)。
首相鲍德温向国王提出三原则:一是取消结婚的想法(但是,很明显,爱德华八世不会放弃辛普森夫人);二是迎娶辛普森夫人,违背首相、民众、议会和教会意愿(政府很有可能会宣布解散,这将引发宪法风波);三是主动退位。首相忠告:要么反放弃辛普森夫人,要么放弃王位:“在选择王后的问题上,必须听听人民的意见。”爱德华八世最后请求沿用“贵人娶贱女”的古老做法,不让辛普森夫人获得王后头衔,依然被拒绝。于是,爱德华八世在退位诏书上签了字,带着辛普森夫人悻然离开英国,从此浪迹天涯。后来的历史解密,人们议论此事时,认为是英国人担心爱德华八世的亲德立场,并且有发现到的许多情报佐证,这就是后话了。
斯坦利 鲍德温(1867-1947,1923-1924、1924-1929、1935-1937三度拜相)以甚至说到辛普森夫人美不美,是否双重间谍,晚年感情如何,那也都是身后事了,小说家言罢了。人生,就是从经历到成长,冷暖自知,各有所爱而已。
乔治六世(1895-1952,1936-1952年在位,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父)而鲍德温首相因此事大得人心,但他也同时选择了激流勇退。1937年新国王乔治六世(爱德华八世的弟弟)加冕之后,鲍德温辞去了首相之职,让位于内维尔·张伯伦。
内维尔 张伯伦(1869-1940,英国史上最具争议的首相)内维尔·张伯伦(1869—1940年,1937—1940年任首相)在历史上留下名声,一是来自于他的父亲约瑟夫·张伯伦(1836—1914),这位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出生贫寒,从鞋匠做起,成长为一名企业家,在19世纪工业革命的大潮下,步入政坛,曾任贸易大臣和殖民大臣。二是成为历史上最具争议的首相和政治家,他面对希特勒的阴谋和进攻,判断形势有误,方针有误,提出绥靖政策,被迫下台。
他下台的场面,是政治家经典的遗憾场面。1940年,挪威战争发生并迅速转为劣势,张伯伦面临保守党内部批评,这包括他的老朋友、老同事艾默里。艾默里甚至用当年克伦威尔解散残缺议会的经典语言来警告首相张伯伦,“你在这儿坐得太久,对你没有好处。走吧,我说……以上帝的名义,走!”他的话受到热烈的欢呼。
接下来,工党提出不信任投票,虽然张伯伦以281:200的多数过关,但保守党内有40张反对票,60张弃权票。民间测验只有22%的支持率。5月10日,工党通知不再参加他领导的联合政府。这一天的下午,张伯伦知趣地辞去了首相职位,提议邱吉尔接任,国王批准了这项任命。不久之后,张伯伦离世。
至于战后英国政治,凡读过高中者,多能耳熟能详。邱吉尔下台,将领导世界的“光荣的扁担”拱手交给杜鲁门(美国),嘱咐式地发表了“铁幕”演说。此后能够谈得上领导英国并影响了世界的领导人,非“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莫属。她主导的经济政策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策的变革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她发动的福克兰群岛之战,不仅赢得的久违的胜利,更让沉浸在大英帝国荣光中的英国人,仿佛又感受到了一些自信和荣耀。
[注] 自《英国史》(卷六/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第一篇政治1—6章20世纪的政治制度/新的世纪/从战争到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重建/“共识政治”与“撒切尔革命”/撒切尔之后与工党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