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公考

如何准备公考面试

2019-07-29  本文已影响1人  caa914eb1cc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很多通过公考笔试同学的心情,大概能用上边这句诗来形容吧,然而对很多人来讲,成“公”路上,面试才是真正的拦路虎,因为公考面试不仅需要实力上的厚积薄发,更需要临场发挥的技巧,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的准备好面试,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呢?简单来说,要练习以下几点:

政府思维,理解公门人如何理解和解决问题

政治语言,掌握内行“黑话”,提高沟通效率,增加亲切感

体制形象,透过言行举止告诉考官,我是你要的人

很多人把面试当成洪水猛兽,看到面试题感到无话可说,产生恐惧感。其实大可不必。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有章法可寻。就像追求心中的男神女神一样,仓促上阵,只有被拒绝的命运。只有精心筹划,先是全面地了解Ta,再则精心准备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能力,最后针对对方喜好,创造小惊喜。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就一定能抓住ta的心。

一、谋篇布局,考察重点了然于胸

Ta希望你是什么样的?你和Ta合适吗?为了追到Ta你需要通过哪些考验呢?追Ta之前,一定要了解Ta。

对应的,国考省考、事业编、选调生,不同的考试,考察考生的重点是不一样的,考察的形式和题型也不一样。现在公考大多是结构化面试,也有少量非结构化的面试;题型3-5道不等,题型侧重也不同;有政治味浓的,也有务实的。你可以在网上查看近几年的真题,做到心里有数,有重点地准备。

其次,你需要知道你报考的岗位希望招到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考官心中的“标准答案”。体制内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来推动事业不断发展,考官自然是希望招到政治和业务能力高做事主动有干劲性格沉稳不浮躁的人,内有公务员思维,外有公务员形象。所以,从你进入考场到离开考场,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你要通过言行举止,告诉考官,你就是这样的人。

最后,你要了解每一种题型侧重于考察什么。你应该如何破题,如何横向扩展,如何纵向延申。你应该知道,什么是你的强项,什么是你的软肋,做到问题导向,精准发力。

二、厚积薄发,练就出口成章的本领

除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例如思政专业学生、常写公文的体制内人士等),大部分考生都必须大量地练习,这是面试的必由之路。

大量练习的目标,是拿到任何一个问题,都能有话可讲(有内容),都能不打磕吧地讲完(流畅)。有内容和流畅是面试的最低标准。

练习一定要有反馈。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练习多次,每次答完都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切入点,有没有更好的结构,有没有更好的素材,有没有犯错误,还有什么可以改进。只有一次一次反馈,才能一次一次地提高。

练习的形式,大体上分为三种:

群体练习,多个考生组队,一个考生回答,其他考生点评。这种练习方式的优点是,陪练的人多,大家思维碰撞,可以激荡出火花。缺点是效率低下,每个人开口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是报班,一般花费还比较昂贵。

自我练习,对着镜子或者摄像机练习。这种练习方式的优点是能克服畏惧的心态,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答题状态;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缺少了别人的反馈。

一对一练习,找一个体制内的人(最好是党政工作者)陪你练。这种练习方式的优点是练习效率高,针对性强;缺点是你需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政治素养好、熟悉考试、思路清晰可靠。

三、创造惊喜,提升答题质量抓住考官的心

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创造两三个闪光点,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1)掌握政府思维

如何看待问题?

公门中人,看待现象一定要理性、客观、温和、中立,看待问题要具有历史性建设性前瞻性

公考面试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站位,要站在政府及其工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我们培训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的学生思维比较重,思维简单线性,书生意气,问题认识肤浅,不能看透问题本质。例如谈到教育问题就大力抨击高考制度的失败,谈到环境问题就大谈环保理念和污染治理。如果你拥有了政府思维就会知道,不论是教育还是环保,整体上还是好的(现状是正面的),但与群众的热切期盼仍有距离(问题是存在的),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深化体制改革仍在持续地推进中(事物是曲折上升的)。

如何解决问题?

考生不了解党政系统,所以提出措施大多不切实际,每道题都只能提“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群众监督、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老三样,方案措施飘在天上,无法落地,甚至会提出错误的措施来。拿“共享单车乱象”来说,有强套老三样的;有说“第三方资金监管、配额制投放”的,完全不知道这些措施已经在部分城市实行了;更有说“政府接管ofo”这样幼稚的答案的。

政府如何办成一件事呢?首先政府是社会和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可以用法律法规规范社会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可以用财税手段引导市场因素向某个方向侧重,可以严格执法制约违法行为;其次政府是社会力量的组织者,可以联合各个政府组成部门,可以协调联系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宣传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基层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最后政府也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和“采购者”**,可以整合内部力量,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可以采购公共服务,以某种分配形式提供给广大群众。

(2)练就政治语言

学习一些通用的政治理论,并活用到面试中,不仅能充实答案,还可以提升答案的水准,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官会青睐比较有政治感的考生,每个单位都缺少文笔好政治觉悟高的人。然而面试是一种谈话,在平常聊天中,很少会蹦出政治词汇的,更不用说政治理论。没有公文经验,考生一般用不好政治语言,不知道哪些词汇是时下流行的,哪些是老气的,也很少有考生能做到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

这个准备并不难,准备几段适用性很强**的**就好了。例如当前政治环境下特别强调(主要是党员的)思想建设,强调要坚持理想信念,用的比较多的表述有: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信念不牢地动山摇等等。“理想信念”的适用性非常广,基本上,谈到个人工作,就能用到。例如,对“90后职场逃兵现象你怎么看”,再如“你更愿意在机关工作还是基层工作”,再如“麦子的成长,抽芽,有喜悦有阵痛,联系你的亲身经历啊,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统统可以用到“理想信念”。换个角度说,正是因为用到了“理想信念”,你的回答拔高了政治站位,体现了政治素养。

(3)塑造体制形象

礼仪举止、形象气质在面试准备环节经常被轻视。请牢记,这些答题外的细节,决定了第一印象,决定了成绩的基点。精神气好的考生,即使回答内容不出彩,分数也不会低;同样的,精神萎靡的考生,即使手握“标准答案”,也不会有任何机会。

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呢?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来到政府窗口单位办事,你希望什么样的公职人员接待你呢?我认为是有亲和力有政府权威,就是一个可接近、可依赖的人。有亲和力就要求你阳光自信、泰然自若、落落大方,不要假正经、唱高调戴高帽、或是畏畏缩缩。有政府权威,就要求你沉着稳重、有板有眼、掷地有声,不要低头驼背、拖泥带水、哼哼哈哈。

塑造形象,要从点滴做起,每一次练习都要注重形象的练习。时刻提醒自己: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习惯、口头语、小动作,身体摇晃、眼神迷离也是常有的,每次练习都要刻意减少这些小毛病。

(4)反模板套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观点、影响、措施”、“政府该如何、学校该如何、舆论该如何”...

你是不是只有这几个模板?掌握这几个模板,可以兜底,在极度紧张时,依然可以说出话来。但是想要高分,一定要反常规模板,总结几个新鲜的高级的模板。

例如:现象分析问题可以用“表象+提升认识+回归表象分析”、个人与职场的类型可以用“表态+个人故事+拔高分析”等等。

Q&A(问答环节)

Q:准备面试是不是只要大量练习就好了?

A:不完全是。在掌握公务员思维的前提下,大量练习才会事半功倍,盲目刷题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明明很努力,却只能错失好不容易得来的面试机会。

Q:那报公务员培训班能不能帮我掌握公务员思维?

A: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几大公考培训机构,他们的面试培训老师几乎没有过体制内工作经历,培训内容都是按教材直接教,这样的培训班不可能教给考生真正的公务员思维,他们的培训内容只能是“识其一,不识其二”,无法传授面试要领。面试复习最佳的,还是要找有体制内工作经历的人,掌握最新党政工作方向,不仅仅是帮助考生通过一次面试,更是帮助考生适应今后的公务员工作,而不至于在岗位中“犯幼稚病”

关于我们

授渔公考的辅导团队中,有体制内多年组织部门负责人,有公考超级考霸(149+90),有996在职复习两月复习一次上岸的考神,均有丰富的体制内工作经验。团队有多年线下一对一私教经验,按考生的个人特点、面试岗位特点来定制考生的面试复习计划,确保培训精准性,提升上岸概率。近两年线下辅导的考生,上岸率100%翻盘率100%。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充满信心,希望通过互联网,将我们的方法论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考生乘风破浪,顺利上岸。

欢迎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简书:授渔公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