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保有热情吗?
01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觉着我年龄小,就没让我上一年级。
但自己特别想上一年级,因为对上一年级充满了新鲜感,还可以学习新知识。
于是又恳求爷爷带着我,再次申请上一年级。后来老师看我数数还可以,就同意让我先当旁听生。
那个时候对知识是极度的热爱,对新发的书本也是特别喜爱。那种感受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但随着读书年头的增多,发觉自己的重点已经从对知识的热爱,转向对成绩的追逐。
对自己的热爱负责,你可以去学你想学习的知识。
对自己的成绩负责,你就要学习那些能提高成绩的知识。
这个时候,对成绩的追求,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力量。比如,你希望被老师和同学认可,你需要一个好成绩。你希望不让家长失望,你依然需要一个好成绩。你希望不让家长对自己的未来担心,更需要一个好成绩。
这个时候,你学习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责任,而不是热爱。因为,这不是你最想要的。
02
学习的十几年,很多人的热情是在不断减少。毕业之后,开始工作,似乎状况要更糟。
正如在早班地铁看到的很多人,睡眼惺忪,或是看手机,或是闭目养神。从大家的目光里,看不到那种要马上开始工作的激情和热爱。
是啊,毕竟大家都是活在绩效里、业绩里。各种KPI指标在束缚着你。
你要做领导希望你完成的内容,而不是你希望去做的事情。
在这方面,有做的不好的公司,就有做的好的公司。比如我们知道的科技巨头GOOGLE公司。
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连续多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最适合工作的公司,和最佳雇主的称号。
其中的关键就是自由。传统的由上而下、权威式的管理不能发挥员工真正的才华。对于谷歌的工程师而言,他们不是在帮一家公司做事,而是在践行自己的理想、兴趣,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东西。
正如谷歌首席人才官拉斯洛•博克权威力作,《重新定义团队:谷歌如何工作》中所说:
也正是这种理想的职场环境,让谷歌可以始终傲视群雄。
03
每个人的热情,很容易在这种学业和工作中,被一点一点消磨。最后剩下的,也许只有责任和义务。
如何才能保有一个人的热情,我们不妨从罗杰斯的著作《论人的成长》一书中,找到一些参考。
在个人团体中心的工作坊里面,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自己。如何做到呢?
充分开放,首先是对个人,其次是对整个团体。
开拓自身生活中全新的、未知的领域。
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同之处。
开放地接纳从全新的内心旅程中获得的新知识。
工作人员尽可能做到不评价、不操控他人的想法或行动。
当人们受到这种方式的对待,并接纳自己的时候,他们在分析与改变生活上极具创造性和多样性。
罗杰斯认为,西方文化模式的实质是人性本恶。因此,他们必须受到权威的教育、引导与控制。
但是通过越来越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实践表明,还存在另外一种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更有效更积极的方式:
在合理的心理氛围下,人们值得信赖,富有积极性,创造性与影响力,能够自我激励,会释放出无法想象的潜力。
罗杰斯还提出,个人中心的模式,如果应用于教育之中,能提升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氛围。使得学生重视自我,发展自信心与自尊心。学生将为智力与情感探索感到兴奋,而这会促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04
想要重新唤起你内心的热情吗?
找到这种个人中心团体,激发出你内心的热情。
备注: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