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对你的问题答非所问,该怎么办?

2019-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金海波

先看一个笑话:

四个男人站在街角。一个美国人,一个俄罗斯人,一个中国人,还有一个以色列人。

一名记者走到他们面前说:“打扰一下,请问你们对肉类短缺有什么看法?”

美国人问:“什么是短缺?”

俄罗斯人问:“什么是肉类?”

中国人问:“什么是看法?”

以色列人问:“什么是‘打扰一下’?”

这笑话很冷,你不追根溯源很难理解它表达的是啥?

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地方给出不同提问,很大可能思维方式都完全不一样。

这其中,既包括你认为理所当然的情形,他人可能会显得非常“怪异”;

也包括你认为再正常不过的“边界”、“前提假设”,对于其他人而言可能并非如此。

就比如这个具体的故事之中:

美国物质极度丰盈,很少遇到过“物资短缺”这种状态,所以听不懂“短缺”;

俄罗斯长期重视重工业产业,人民的生活资源极度短缺,所以问题的“前提”根本不存在。

中国人是典型的一言堂,全社会都是一种声音,因此故事中暗示中国人没有个体意识看法。

以色列人我行我素,没有任何拘束习惯,因此在他们的概念里压根没有“打扰”这回事。

这个故事在提醒我们,对待不同人的差异,尽可能不要狭隘地理解反馈。

这只是一个故事,解释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思维方式的转变,会发现问题背后的本来面貌。

在询问问题并获得反馈时,要力争做到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你的问题→他的答案

第二层次:你的问题→他理解的问题→他的答案

第三层次:你的问题→他理解的问题→你理解中的他的答案→他的真正答案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开头引用了一个小伙伴的案件,意思是文章写的并不好,反馈之后执迷不悟,仍然高估自己能力的错误幻觉。

你的问题: 你认为这篇文章缺点有哪些?

他理解的问题: 我的文章优点有哪些?

你理解中他的答案: 我给他指出不足之处,他应该能够谦虚接受,然后进行修改。

他的真正答案: 我文章写的很好,没有被认可是别人不懂欣赏,属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形。

这个方法在理解学员与他文章的反馈过程中,都会有效帮助我们获得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