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读书

《少年的你》观后感

2022-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风吹百合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就看不得这种欺凌,这种生离死别。今天终于鼓足勇气,几次暂停,最后还是在女儿的鼓厉下,看完了《少年的你》。有心疼,有愤怒,有感动,也有温暖。

一、青春注定是一趟孤独的旅程

“只有一个人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学校的陈念是孤独的,人群中的陈念时刻都戴着耳机,不想和别人成为朋友,也不稀罕和别人成为朋友。家里的陈念同样孤独,妈妈永远只说她想说的话,她并不知道陈念想听什么,在想什么。是陈念的世波涛汹涌,而她连通往他世界的门都找不到。

小北是孤独的,13岁就混社会,没有归属感,也不被爱。打人与被打都是家常便饭,陈念是第一个问他“疼不疼”的人。可想当初的小北虽然遍体鳞伤,心却是被关心和爱熨贴着。

施暴的魏莱,同样的孤独的,因为复读,她妈一年没有跟她说过话。身边虽然有朋友,但是都屈于她的淫威之下的顺从,她知道自己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朋友。

二、原生家庭带来的痛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电影最让我心痛的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家是孩子的保护伞,不负责任的家长,如同把伞撤掉让孩子独自面对外面的枪林弹雨。陈念的妈妈自己逃走,将陈念一个人留下面对上门讨债的人;小北的妈妈因为改嫁不成,把气撒在一个孩子身上,最终在他13岁的时候弃他而去。魏莱因为复读,她妈妈一年没和她说过话,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活成了两座孤岛。这种冷暴力的家长,同样会把孩子拖向绝境。

三、救赎

对于胡小蝶的死,陈念心里是有内疚的,所以,当他看到恰好路过,遇到被人殴打的小北,那一刻她没有再选择视而不见,虽然弱小,她还是选择了帮助,这是她对于胡小蝶的死的另一种救赎。

魏莱在死前,得到了陈念的原谅,那一刻她得到了最后的救赎,像一束阳光照进他的生命,那一刻,她觉得她和陈念才适合做朋友,不是屈服,是精神上的想到的吸引。随着她滚下楼梯,这是她对自己犯的错所付出的代价,虽然有些可惜,但是青春就是这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无法预料我们每一次所做的选择最终会将我们带往何方。如果是一个小水坑,趟一趟就过去了,如果是一口深井,我们没有后悔良药。

对于她对魏莱的失手,陈念选择去自首,承受自己该承受的,同样是救赎,所以她说:从来没有这么轻松。可以想像,如果带着这样的自责过一生,那么她的一生都不会过得安心,一生都不会有阳光照进她的生命。

电影最后,陈念问小北:如果再来一次,他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小北没有正面回答。人生没有如果,就算有如果,他也不想再来一次。是啊,青春只一有次,虽然可能不完美,但我们都是踏过青春才走向成熟。如果真的再来一次,我想,小北不会再做出同样的选择吧,错误只有接受了错误的惩罚,才算是心得到了真正的救赎,才能安心。这种惩罚别人代替不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