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文学散文生活家

值得怜悯的我们自己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逍遥

说到“人心”!我这里说的人心,不是说要读懂人心,因为人心太深,我何德何能,能够读懂,谁又敢说读得懂人心啊?

我说人要起怜悯之心,是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怜悯的地方!《道德经》里说,“天地视万物如刍狗,圣人视世人如刍狗。”让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怜悯的地方。

说到怜悯之心,有必要说说,怜悯这个词的含义,怜悯,有哀怜,同情的意思!不止是哀怜,更有同情,而同情这个词语的意思,有感同身受的意思!

叔本华认为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

怜悯心的起源应该就是同情吧!怜悯的不止是他人更有自己。当看到自己的哀怜时,更能体会到别人的哀怜。叔本华说,人们不会哀怜比自己过的好的人。可是,在好与不好这个问题上,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吧,比如,倘若要说有钱人比穷人过得好,而有钱人相比于穷人,应该是付出了更多努力,更多时间,而这些时间穷人,却把它用在了其他的地方,其他可以让自己轻松的地方,那么,穷人也就应该可怜富人了,可怜富人付出多,而富人,更有理由可怜穷人了,可怜穷人享受多,所以,如此看来,抛开钱以外,穷人与富人,都有值得怜悯之处。再比如,领导和下属之间,我们经常听到下属说,领导多么轻松,而下属每天事多若麻,可是相比下属,领导的琐事又何其繁重,还有一个事实就是领导也不是天生的,正如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付出的层面,领导相比下属付出更多,在承担的层面,领导比下属承担更多,如此看来,领导有属于他的哀怜,下属也有属于自己的哀怜。再比如……,比比皆是,我们只是拿一个层面去比较,就断言,谁比谁过得好,谁比谁不值得怜悯,我觉得还是过于武断了!事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身就是值得怜悯的,因为,我们从生下来就逐渐走向死亡,值得怜悯;自来到世间我们就要承受父母和他人给予的一切,不论对错,在生活不能独立的那段时间,不由得我们选择,而是任由家长安排,值得怜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起于我们想来,而是源于父母间的亲密合作,而我们来了以后,父母又没有办法天天陪伴我们,从出生那一天开始,我们和父母的距离就越来越远,直至彻底分离,无论多么不舍,值得怜悯;而我们值得怜悯的又何止于这些,其他就不一一叙述了。

说到这,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怜悯的地方是如此之多,所以,我不禁黯然神伤,眼神迷离,仿佛看到每一个人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的可怜的模样,仿佛看到每一个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富而让亲人独守空房的可怜模样,仿佛看到每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所谓追求而没有享受过儿女的拥抱的可怜模样,仿佛看到……,只是仿佛,却是那么真实,无一例外,包括我,包括你,包括他,一切众人。

既然每个人都是值得怜悯的,那么每个人也都无所谓好坏,无所谓穷富,无所谓美丑,无所谓…。在另一个层面,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值得怜悯;在另一个层面,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强大,强大的承受着难以承受的哀怜。如此看来,每一个人,又都是强大的,强大的人自然要怜悯自己以外的每一个人。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一个社会应该是和谐的,每一个人都是圣人,每一个人都是菩萨,每一个人都理所应当的对每一个人怀着怜悯之心,在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承受着难以承受的哀怜,而让我们承受哀怜的人又在承受着难以承受的哀怜!如此,我们的怜悯之心不止于别人,更源于自己,因为自己的哀怜胜过别人的哀怜。

如此看来,最应该怜悯的恰恰就是自己,然后才是亲人,然后才是朋友,然后才是那些和我们有利益关系的人,然后才是……。照这个逻辑,人最应该让自己不那么哀怜,最应该让自己远离自己认为的哀怜;人最应该同情自己,最应该让自己远离自己认为的自己的同情之处。

如若都能够如此这般,我想:“每个人应该都是圣人,每个人都是菩萨。”

既然是菩萨,既然是圣人,怜悯之心那必然是不得不起了!

人心大起,起“怜悯之心”。拙见止于此,具体不再一 一!

原创文章!礁石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