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回忆录之《狡兔三窟》
人的本性,始于处野,追逐自然,获取生活必需品,是我们祖先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无一例外,我们却以现代人的方式,享受着造物主赐予人类在大地上行走,必不可缺的生物资源,例如野兔……
时光镜头应该追溯到十五年前,冬至以后,腊月底正月初,正是一年寒冬时,本是一年最冷,最适合家里蹲,烤火,嗑瓜子,拉家常,家人团聚的时节,然而,对狂野和雪白的冲动,让我们迷失了自我,或一人一狗,或群体出发,借着昨夜的大雪,在黎明之际就已经深处田野,肆意奔腾,只为寻觅最原始的味道,狩猎野兔……
那个寒冬,依旧冰冷迷人,深冬的田野,已然被大雪覆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田野里的土法头子,犹如雪原上的秃斑,天然纯粹,冻土的深处或许冬眠着青蛙,潜藏着野兔,以至于我们本能的认为,大地是最后的藏身之地,雪景是最好的伪装棉被……
还记得,小学里有篇课文《下雪啦》: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虽然课文很朴素,但生动形象,蕴含了大自然的美,让小伙伴们真正感受到冬天的生物特性和自然传奇……
狡兔三窟,的确是这样的,迫于生存和雪地的覆盖,野兔往往藏匿于大雪深处的野草堆,田埂背面,或者废弃的土坯残墙附近,以及空间有限的埋头法子深处……与其说小伙伴们有天生的洞察力,不如说是大家对自然密码的深度接触和解读,当然狗狗们的嗅觉和敏锐的反应速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小伙伴们,总是有开路的在队伍前面,手持长竹竿,到处刮擦触碰,或雪影处,或野草堆,或雪底下,反正一切被怀疑的田野深处,都被大伙搅了个底朝天,突然远方呼喊:短的野兔儿,短的,短的……的信号时,必然是前方传来了捷报,一时间整个田野,人散狗脱缰,各自奋力拼搏,直到人狗力竭,野兔到手,当然,大部分时间是落空的,因为雪地的深邃和天然的隐蔽能力,野兔总能完美的消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以至于小伙伴们伤心叹气,嘴里呼出的热空气,也随之喷发出来,好不灰心,继续寻觅……
闻所未闻的趣事有这么些:第一,在雪堆附近有三五个洞穴,确定是野兔巢穴,但是结果未知,第二,猎物性退化的小狗看见奔跑的野兔不但放弃追赶,甚至有种被惊吓的汪汪汪的吼叫,第三,猎物到手被狗狗大快朵颐,成为其开胃大餐……当然,训练有素的私家侦探很多时候配合得相当完美,追到野兔只会轻轻咬住野兔脖子,以双腿将其制伏,等待气喘吁吁的小伙伴们前来分享战果,提取野兔……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雪地之战,正常情况下都是收获颇丰,三五只野兔到手,不在话下,一场场寒冬里的追赶,释放着太多天真和快乐,解读着自然界最纯真的,原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