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当哭若凡文萃人间私语

做自己的上医

2017-06-24  本文已影响328人  灯也听涛

父亲生病的过程就是我们逐渐失去他的过程。每查看到不死的神话都立马希望把那些措施用到父亲身上,可是奇迹没有在父亲身上发生。我们也没有遭遇医风问题,反倒是这个时间接触了医生朋友,感受到医生面对重疾病人无能为力时的无奈。同期,微信上不少不幸患病的人通过轻众筹在筹集医疗费用,那一个个爱心故事的确振奋人心,但也很多就止于此,没有后话,因为结局很少有奇迹,爱心治不了恶疾。高昂的医疗费和可怜的治愈率都是尴尬的数字。重病发生在别人那里,一切都是故事,但发生在至亲身上,就是事故。父亲是个硬汉子,生活在没有污染的高山,自恃身体硬朗,即便耳闻很多人得恶疾而终,他都觉得自己会是例外。所谓“健康是失去了才知道可贵的东西”。失去了再想逆转就很难……

当不断传来消息,那些曾经是家庭顶梁柱的大男人罹患各种我们感觉很遥远的疾病时,我好像就不由自主有一种使命感呼吁大家关爱身体。我们从小到大,学了不少技能,但没学过自己的身体,对人体这部精密的机器日夜使用却对它的结构和机能很陌生,更不用谈维护和保养了。父母生病前我对心脏一无所知,心脏大体位置形状构造工作原理早还给了当年是副课的生理卫生课了。对身体的发动机都这样的无知,对其他脏器就更不用说了。健康是革命之本,却没有人真正重视这根本。我们对自身一无所知,疾病缠身了,再把所有健康的期望寄托给医生。其实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态度。纵使你其他方面多么优秀,不管你是创业精英,团队骨干,不管你多有爱,惠及家人亲朋师友,如果你挥霍健康,你其他的一切成就都大打折扣。健康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所以在我们受的教育里面加上对健康的认知是多么必要。对付重疾的人力财力如果是先期用在预防上,把这份心力用于自身生活习惯的纠偏,心态调整,饮食的均衡,轻运动,又何致于那么多悲情发生。人类固然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努力让自己无疾而终,难道不是我们应该修的功课?

健康的话题太大,从优生优育到一日三餐。去年有人大代表把中学生营养与健康列入议题,营养在小众范围被重视起来,国人对待营养的态度想必会有很大的质的飞跃。医学的社会责任要强化健康知识的宣传,让预防胜于治疗变成一种全民信仰,那样可以避免很多的资源浪费。所有慢性疾病都是经由生活习惯对身体的损伤日月积累而来的,是生活习惯之病。上医治未病之病,只有自己来当这个医生才能实现吧。中学时候我因为疾病没能参加应届高考,那时候健康知识匮乏,只是完全遵照医嘱吃药打针。久病未必成医,那之后的好多年我都是病怏怏的状态。是在看着父亲一步步离开,却回天乏术之时,我遇见了营养医学,学会了用知识指导生活,健康这个概念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在我脑海里盘旋,人体各系统协同工作有时候甚至会在我梦里交织,可叹我没能在更早的时间成为自己的“上医”,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从此我要关爱自己,做自己的“上医”,做这个小家的健康卫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