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记——太上。

2018-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隆云

        太上——道;

        下知有之——觉(一);

        其次亲而誉之——意识(二);

        其次畏之——理则~变形能量(三);

        其次侮之——后五百岁的人(万物)。

        我们上面简约地标示出处于不同层面的生命体,对于“道”的态度。

        能知道“道”的只有“觉”,作为我们人,(不但是人,任何的生命体都是),用我们的思想,能量体,意识体,物质身体,等等,都无法知道“道”。

        道生一,道的下面就是一,一是觉,只有靠这个才能知道“道”的存在,所以老子用“下知有之”,后面的东西都不能知道了,所以它们只能给个态度出来。

        其次亲而誉之,处于“意识”层面的生命体,对“道”的态度才会是又亲近它,又赞誉它。

        再往下面,就是“三”的层面了,为什么这个层面的生命体是“畏”道的呢?因为这个层面的生命体不管是它的生存,或者是它生命的载体,都与能量有关。

        而这个“道”,可以把“能量”空掉,我们观照过自己烦恼痛苦的人大概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佛教的《心经》上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把“痛苦”照空了,对于我们来说,是度了自己的苦。

        那是因为“观照”的当下,你是处在“道”的层面来看你的“痛苦”,你不再把“痛苦”当你了,所以你才愿意它空掉。

        但你在“痛苦”之中时,你绝对不会认为那个“痛苦”不是你,如果没有超越痛苦看痛苦的经验,你甚至连怀疑那个“痛苦”不是你的念头都没有过。

        “痛苦”就是“变形的能量”,它有觉知,有意识,它有能量,它就是活的生命体,你认为你烦恼了,那就是它,通过一个物质的壳表现了出来。

        这就是“道”——这个层面的你,你在什么里面,你就会成为什么,这是它的另一个最大特点。

        它的另一个最大特点是“知晓”,所以,当你“观照”痛苦的时候,便又知晓了痛苦,在仅仅的对痛苦保持住对它的觉知(无为),痛苦便消失了。

        通过以上的说明,大概就会了解,为什么这个层面的生命体对“道”的态度是“畏”之了。

        这也是为什么从“性”功入手,开始时是对生命呈现出衰弱的原因,老子说的是为道日损,是损之又损,但这只是外在表现,这是生命在回归。

        再往后面就是侮之了,用了“后五百岁的人”,也是为了便于理解,佛陀在《金刚经》上说后五百岁,就是一千五百年后,前五百年,中五百年,后五百年,加起来一千五百年。

        佛陀说后五百岁的人,读《金刚经》不惊不怖不畏者,当知是人甚为稀有,因为《金刚经》讲“如来”,“如来”就是道。

        佛陀灭度一千五百年后,如果再有人在大众中讲“空”性,一定会遭到大部分人的“侮”的,这在《禅法秘要》这部经中,佛陀直接指出了这一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