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中 tar 命令的用法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05ea6e176933

Linux系统中tar 命令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命令。
tar 命令可以对linux的文件和目录进行打包,整合形成一个文件,后缀名一般是 .tar。利用 tar命令,还可以在更新包中改变文件,或者向包中加入新的文件。

利用 tar 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录全部打包成一个文件,这对于备份文件或将几个文件组合成为一个文件以便于网络传输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需要注意,tar命令只是对文件进行打包,但并不会对文件进行压缩。二者的区别在于,打包是指将一大堆文件或目录变成一个总的文件;压缩则是将一个大的文件通过一些压缩算法变成一个小文件。这与我们在Windows中的操作习惯略有不同,Windows一般是打包和压缩一起进行,生成一个后缀为.rar的压缩包。

而在Linux中,你得先将这一大堆文件先打成一个包(tar命令),然后再用压缩程序进行压缩(gzip bzip2命令)。

为了简化压缩步骤,现在tar命令中也可以通过增加参数(例如 -z -j)的方式,实现打包、压缩一次性完成。

下面来看一下tar命令的用法。


语法

tar (选项) (参数)

选项

-A或--catenate:新增文件到以存在的备份文件;
-B:设置区块大小;
-c或--create:建立新的备份文件;
-C <目录>:这个选项用在解压缩,若要在特定目录解压缩,可以使用这个选项。
-d:记录文件的差别;
-x或--extract或--get:从备份文件中还原文件;
-t或--list:列出备份文件的内容;
-z或--gzip或--ungzip:通过gzip指令处理备份文件;
-Z或--compress或--uncompress:通过compress指令处理备份文件;
-f<备份文件>或--file=<备份文件>:指定备份文件;
-v或--verbose: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r:添加文件到已经压缩的文件;
-u:添加改变了和现有的文件到已经存在的压缩文件;
-j:支持bzip2解压文件;
-v:显示操作过程;
-l:文件系统边界设置;
-k:保留原有文件不覆盖;
-m:保留文件不被覆盖;
-w:确认压缩文件的正确性;
-p或--same-permissions:用原来的文件权限还原文件;
-P或--absolute-names:文件名使用绝对名称,不移除文件名称前的“/”号;
-N <日期格式> 或 --newer=<日期时间>:只将较指定日期更新的文件保存到备份文件里;
--exclude=<范本样式>:排除符合范本样式的文件。

实例

将文件打包成 tar 包:

tar -cvf log.tar log2012.log    仅打包,不压缩! 
tar -zcvf log.tar.gz log2012.log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tar -jcvf log.tar.bz2 log2012.log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在文件夹当中,比某个日期新的文件才备份:

tar -N "2018/3/1" -zcvf log.tar.gz test

如果最简单的使用 tar 就只要记忆下面的三种方式即可:

压 缩:tar -zcvf filename.tar.gz 要压缩的文件或目录名称
查 询:tar -ztvf filename.tar.gz
解压缩:tar -zxvf filename.tar.gz  -C 欲解压缩的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