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由校园贷引发的思虑
前一段时间,弥漫整个网络的校园贷,现在想想并非无源头,记得2005年我读大学时,就办理了大学生信用卡,各大银行争先抢占大学生信用卡的办理名额,我的发小也当了招商银行的代理,办理一张返现貌似是三四十元。我也开始有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额度1500RMB。
在进入大学之前,花钱都是需要多少,父母给多少,父母给多少,我就花多少,这个习惯几乎充满我的前19年,从小到大父母也没有关于花钱方面对我有过培养,只是朴素的需要多少花多少,没有攒钱的习惯,也没有配置自己零花钱的习惯。记得高考前半年,母亲给我的钱突然多了,我就一个月花三百多,高三时有了自己的银行卡,每次去银行取50块。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父母觉得我离家比较远,第一学期给我一万二,交了学费还有七千多,我三个月就花没了,买包包,买衣服,买饰品,想想当时的眼光也只是在时尚地下买买衣服,连品牌都算不上,但也花了不少钱,幸好那时候iphone还不那么风靡,我也就买了一支好像是1300的基础款诺基亚,四千多配了一台台式电脑。其它没什么大件了,都是日常生活。幸好那时候知道的好的化妆品也比较少。所以生活算下来是比较富足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的衣服,虽然质量一般,但也都买了,记得大三的时候买那件羽绒服,波司登的,孔雀蓝,打完折380块,买的时候也蛮穷的,咬咬牙买下来了,穿了四五年。一直到研二才买新的,因为实在是太喜欢这件衣服了。还有件衣服是意见黑色的妮子大衣,在五爱街买的,千禅品牌,打折时买的,不到300,也是穿到研究生毕业,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大件,也就这两件了。 对于当时的消费水平,价格还是偏贵的,虽然做家教也赚钱,平均每个月一千多的生活费,但我并没有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只是留足饭钱,然后其他的全部花完,没想着省点儿钱做投资啥的。
大多数的同学的经济条件,或比我好一些,或差一些,周围的同学朋友,也大都没有理财的概念,想想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单纯,生长的环境是多么朴素,我想大多数的八零后的成长环境都是这样朴素的。即使有钱人家的孩子,也就是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些,差距不是很大。
但是现在的孩子不一样,生下来就是物质生活充裕,条件良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社会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有没有接受过财商的教育,这是个重点,财商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貌似比我老几岁的八零后父母还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依然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毫无财商教育地长大,孩子是会迷失的。
孩子是需要多见这个世界,这是知识增长最快的方式,但同学各方面的培养也需要跟上来,不能一直捂在象牙塔里又想让他一出学校就变社会精英。至少我在没有父母管束的时候是乱花过一阵子钱的。在父母的管束下只有必需的钱,完全没有自由。
媒体整天叫嚣着校园贷猛于虎,之所以猛于虎,是因为财经教育的匮乏呀, 读了大学,是需要学一门基础的财商教育的。于生活于未来都是好的。同时也提醒家长们,自我培养和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