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假装表演成那样,行不行?
在刚刚入行时,听到一位前辈的分享说: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你现在不牛逼,所以要装逼!人家觉得你牛逼,找你买单,然后你就真的牛逼了!我当时一愣!心想: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今天又从宁向东教授的专栏里看到一句话,说:当你第一次演戏的时候,你是在演另外一个人,当你演了一百遍后,你演的就是你自己。
这两句话不是说得是同一件事情么?原来装逼还真能让自己牛逼?背后的逻辑在哪里呢?如果这点真的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找到了让自己迅速提升的一条捷径呢?吉力的一点点想法和大家探讨下。
我自己从来没有当过演员,但是我至今依然有个梦想就是为TVB的一部剧跑个龙套过过瘾,当年实在是太爱看香港电视剧了。不过我相信所有人都上台表演过什么节目,至少验过一棵树,一个猴子什么的吧?演戏,关键就是要像!对不对?
我最近一次“表演”,是为公司一个活动上台分享三分钟。你说说,三分钟能分享啥名堂出来么?那为什么要分享呢?要的就是一种气氛呗,给场下打打鸡血,让台下高管们听了鼓鼓掌,觉得年轻一代有前途,任务就完成了对吧?所以,演讲时无论是内容、语言和身体动作,都要以达成这样的效果为目的。你说,这算是演讲,还是表演呢?其实说白了,演讲的最高境界,是不是也是一种表演?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情感和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吗?
以“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态度我也揣测一下演员的自我修养。要演好一个角色,就得理解这个角色的内心。怎么去理解呢?最简单地就是先硬着头皮去说台词,去做这个角色的事情。一开始不理解没有关系,当自己真正长时间代入,重复地做这个角色的事情好多好多次,过程中一定慢慢有体会,自己渐渐成了那个角色。所谓“入戏太深”,不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吗?
今天从宁向东老师那边听到这么个故事。有位工程师厌倦了自己的工作,于是转行做销售。但是他完全不擅长和人打交道,非常得内向,那怎么做销售呢?他一开始连拿起电话都紧张个半天。于是,他下决心模仿那些Top Sales,打电话前不断地练习话术,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断地练习直到成为自己的本能反应为止。结果,他真的成了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并且被提升成为一个大部门的领导。
可是当领导又是新的挑战了,他又完全不懂。随后他发现,很多优秀的领导都有十足的影响力,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演讲技巧超级棒!听这些人讲话后就让人热血沸腾!所以他跑去学习班专门练习如何公开演讲。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发觉心情开始越来越放开,也能够像那些优秀的领导者那般滔滔不绝。不过他又发现,优秀的领导者不仅仅会说,而且还会认真地聆听下属的讲话,耐心地聆听是一种重要的激励。于是,他又如此练习。
这个人是谁呢?美国的商业偶像第一人,李·艾柯卡,曾经做了8年的福特汽车的总裁,之后被福特给炒了鱿鱼。他随后加入当时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把这家公司起死回生,成为了美国的商业英雄,也成为了福特汽车的最大竞争对手。这个故事来自于他本人的自传。
这个故事倒是引起了我很多的共鸣。因为我也算是一个工科生转行做销售,也同样是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但无奈必须这么做,甚至是逼自己这么做,但渐渐地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也“苦中作乐”找到很多乐趣。不过我内心清楚,静静地看书给我的能量要远大于和人群在一起。这也是为何我依然觉得我是很内向的人。谁说内向不能成为一个好Leader呢?
同样,Facebook的COO桑格伯格,一个在男性为主的互联网世界里的女强人,她自己也说,在大男人中间扮演强者的角色,“演得久了,就成了真的了。”
宁教授引用了不知出处的一句话:做领导,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表演。要通过精心准备,先把自己演成一个领导。要精心安排表演的场景,要认真准备自己的台词,同时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演技!
如果说领导力都能够靠不断地演来逐步地打磨,那么或许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这样去做。人生如戏,每个人其实都在扮演一个角色。但又有多少人真的是在精心准备自己的台词,安排表演的场景,在磨练自己的演技呢?一场戏,主角就那么两个,其他都是配角和龙套,这和现实生活中的比例是不是也很相似?
但一开始龙套,那又如何呢?周星驰的龙套翻身史,应该是最励志的了吧?自传一般的《喜剧之王》说明了一切。咸鱼翻身自然有运气的成分,但不依赖龙套时演技的磨练,以及自己独特表演方式的打磨,又哪里来的李修贤慧眼识珠?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我开始明白这句话,并且认可这句话。你想成为成功的人,那么就先演出成功人的样子来,演着演着,就成真的了。但关键是,你想演吗?每个人是自己的导演,决定自己角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