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德中古道 徒步中江县城
上个月,我在百度地图上画了一道从德阳到中江的直线交给超级牛人兼“活地图”的愚公,请他研究线路并约定:"清明节"后第一个周六徒步去中江县城。
我原本以为,昨夜通宵淅淅沥沥的春雨会自动取消本次活动,然而,让我没想到(2016年4月9日)早上8点钟大家早己在电信广场集合整齐了。
玩户外运动,不需要心动,关键是要行动。去年就盼望的这次徒步活动,今天终于成行了。
早上8点10分钟,我们迎着料峭春风精神抖擞地出发了。考虑到小雨初停,泥土沾鞋路难行泥土沾鞋路难行的缘故,我们并没急于依直线开始上山,而是在东一环路上徒步了7公里才从福兴村进山。
微尘远,山花近。我们经过何堰塘、圆宝石,过四壁桥到了灯盏窝,开始走上了青石板铺成的“德中古道”,这条线路是我们无意中的新发现。
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为“官道”,是因为从直线距离规划、石头材质统一,路面大致相同,穿乡过境征地等综合因素来看,如没官方修桥铺路的统一号令,土豪乡坤或民间自发组织是无法办不到的。据官道右旁的《修路碑记》记载,此路建于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2年),距今己有150多年的历史。至于起于老德阳县城何处、止于中江县城何地,尚待专家去进一步考证。
沿古道翻高垭口到蒋家湾,再绕过英雄岭经龙丫水库尾端翻过四方梁子往下就到了老和新场镇。恰好是午餐时间,我们索性就去小饭馆饱餐了一顿,大家行囊中沉甸甸的路餐又白带了还得继续背着走。
雨后的太阳终于还是驱散了薄薄的乌云,灼眼的阳光将世间万物照得透亮透亮的。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芍药已含苞,绽放指日可待。
考古学中有“孤证不立”的原则,会棚乡场不远处风化更为严重的、与旌阳区福兴村遥相呼应的《修路碑记》就再次印证了那段并不遥远的筑路历史。昔日,此路应该就是沟通德阳中江两地的主要通道。
“当我的双腿开始移动的时候,我的思维开始奔流。”如今,新兴的户外运动如火如荼,大力发展农旅经济的势头方兴未艾。谁说发展就非得“发祖宗财,吃子孙饭”,谁说旅游就是非得“从自己活腻歪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歪了的地方去”,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开发好利用好前辈遗留的宝贵财富,同样也能够多快好省地打造出一条经典的休闲的户外活动线路,又何乐而不为呢?希望还能引起和得到天天为招商引资发愁之余的"肉食者"的注意与重视。
下午1点15分钟,我们沿崴螺山公路下三里坡过通远桥顺小河沟行走直到会棚乡场上,时间还不到3点钟。
从官道进入会棚场镇,要通过一条“一线天”似的小巷,此巷不及"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安微桐城"六尺巷"的一半宽。
在场镇上短暂地休息和补充饮用水后,我们继续行走。
桐子花开
大石包树
趁中途休息时秀秀这些牛人们。
山远近,路横斜,繁华美景与空静佳境呈现出的是“诗一样风光”,乡音相知,乡情相悦,我多么希望你能永远像“诗一样的流传”。
体能虽富富有余,但我多肉的脚板与走在最后的队友一样,开始有了麻木反应,歇脚的次数与频率逐渐增加。
天阔云闲,树渺禽幽。我们翻望乡台过蛇形地下陡石梯走鳅鱼穴到烂烧房,跨补疤桥爬李家蹁过瓜娄基地后就到了红梁子。
群山环抱间,凱江映伍城。我们驻足大梁山上的红梁子,可以清清楚楚地鸟瞰县城全貌,看得见北塔,看得见魁星阁等标志性建筑物。丘陵大县兼农业大县的中江县,不失为一座“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宁静而又生态的宜居城市。
大梁山,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地名。当年就读城北中学时候,校办农场就在这座山的半坡上,我们上劳动课的内容之一就是抬粪上山给庄稼施肥。如今,当年所住的那处农舍已杳无踪迹,留在我心里的只有美好的劳作记忆与在堰塘里游泳的情景。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达到。从早上8点10分钟出发到下午6点50分钟结束,我们徒步耗时10个小时,总计里程34公里。
在坐等饭菜时,大家感觉身体虽然有点疲惫,但心里却充满了愉悦感和成就感。而我比大家更多了一种乡愁情结,因为“去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英雄故里,大美中江,我走路来看你啦!
后记:此次活动结束后不久,《德阳晚报》用了一个整版给予追踪报道,旨在倡导一种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