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扇门
最近在装修新房,装修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对门、窗、地板、木材等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从中总结了很多经验,也有一些感触。之前写过一篇由装修联想到的一些事情的文章。今天想说说我对于门的一些记忆。
爸爸是建房子的泥工师傅。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在城里建各种各样的房子。泥工是特别累特别苦的活,每天风吹日晒,一块砖一块砖的累积起高楼大厦。爸爸在外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累,以前我不懂,直到自己成家立业才明白。
在我五岁左右,爸爸用积攒的钱给家里盖了一座新房子,那时候虽是土砖砌起来的平房,可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最神气的是爸爸设计的一扇门,连接灶屋和客厅。当时传统的普遍的方法是预留一个门洞,然后木工师傅做一个门框和门板。
而爸爸设计的是一扇圆形的门洞,不需装木门,使灶屋和客厅更开阔,这样的设计很古典也很特别。爸爸做事很细致,圆形的弧度、位置都十分精准。后来爸爸告诉我做好这个门,足足用了两天时间。
那时,每天妈妈在灶屋做饭,我早早来到客厅,透过大大的圆门,看到妈妈做饭的身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这身影这味道一直伴随我长大,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那时,每当家里来客人都称赞我们家的这个圆门精致而有特点,夸爸爸手艺好。常常我的同学来家里玩,他们都说你家好漂亮啊,我别提多高兴了。
不知不觉到了九十年代末,有一天,爸爸提议把房子拆掉建新的二层楼房。我们一家都舍不得,但是我们知道,拆掉土砖老房是为了建更漂亮的红砖楼房。是日子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宽裕的象征。就这样土砖平房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红砖楼房。
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家里的老房子和老房子里的圆门,它是爸爸的心血,是爸爸的骄傲,是我们的快乐老家!
很遗憾在那个相机稀缺的年代,没能留下一张照片。但是,圆门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珍藏在我心里。现在,有很多漂亮而华丽的门,款式多样、做工精美,可在我心里,爸爸设计的圆门是最气派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