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给孩子报兴趣班?
据我观察,身边经营场所最兴旺的,一个是医院,另一个是培训班。医院兴旺,人生老病死没得办法,加上食品安全,生活节奏及其环境恶化,医院生意越来越好也无可厚非。但这培训班人头攒动,家长孩子跟打了鸡血似的前赴后继,意恐落后,确实有些意思。
因为各类兴趣班种类繁多,涉及到不同的年龄段,不能一概论之,但无论什么种类,孩子什么年龄,报名参加“兴趣班”,动辄花费成千上万元,家长孩子搭上大量的时间,总会有一个原因,背后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分析起来,大约几类:
1.攀比和竞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不知从何时起,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很多人有一种忧患意识,仿佛你一旦松懈,社会就会把你淘汰,人生就会把你放弃。所以,从出生的一刻起,孩子的竞争已经发起了,甚至还未出生就开始竞争。例如,为了赶在九月这个上学年龄限制前出生,很多家长找人花钱把孩子刨腹产,就是为了在八月三十一号前把孩子弄出来,放在上学竞争的起跑线,为此,不惜付出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健康的风险。
2.培养“天才”
不得不承认,做为一个父母,有时候自己都难免有这样的一种心态,认为孩子在某一方面是有天赋的,而“兴趣班”就是强化和发展这种“天赋”得最好场所,尤其是通过兴趣班的训练之后,一些所谓权威的认证证书,获奖经历,或者荣誉奖章等,可以时不时拿出来秀给身边的人,满足其实是家长自己的自己的虚荣心,让很多家长对报班这种事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3.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兴趣爱好方面,也会表现出差异性,一些“开明”的家长,会给孩子创造很大的自由空间,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而且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替和演变,身边这种情况确实也越来越多。
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或者动机,这里不一一赘述。上述的几个动机,很多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在一起,多方面都涵盖,但不管那种动机,每一个父母都是怀着对孩子最美好的期望和祝福的,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快乐一生,这一点,相信对每一个父母都是共识,那我就想问一句,你给孩子报的每一个兴趣班,是否是朝着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一生的目标前进的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为了早上一年学选择刨腹产,儿子班里还有个妈妈,从一年级开始,每天让孩子学习到十一点才能睡觉,一年级的时候,就快自修完了小学六年级的课程。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感兴趣,报了小十门的课程,什么绘画,手工,钢琴,舞蹈,英语,表演,每天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在兴趣班的路上,我想再问一下这些辛苦伟大应心良苦的人父母,你还记得宝宝降生时,你抱着时的初心吗?
健康、快乐、幸福,很多的妈妈都用了这几个词汇,那你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给孩子带来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