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嗝”的原因,“拍嗝”的4种方法
1岁以内的宝宝,时不时就会出现”打嗝“,尤其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
朵朵就是这样。
每每遇到朵朵打嗝,我们都会选择“让她再吃上一口奶“,或者是”逗她笑“,大一点了,还会”喂她喝口水“。
想必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经常会选择的”止嗝“方式。
但是,为什么小宝宝那么容易会出现”打嗝“?我们有没有方法预防呢?这两个问题,就是朵妈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希望能对正在为此纠结的新手宝妈有所帮助。
先附上本文大纲,方便您的阅读:
01 宝宝”打嗝“原因为何?
02 如何“拍嗝”,预防“打嗝”?
01
宝宝”打嗝“原因为何?
按照崔玉涛医生的观点,小宝宝打嗝的最根本原因是“膈肌痉挛”。膈肌是我们人体内胸腔与腹腔之间的一道间隔。成人的膈肌如同驼峰,而小宝宝的则没有这样的弧度,呈现平平的状态。腹腔内的胃一旦扩张就极其容易顶挤膈肌,导致膈肌痉挛。(可看下图)
因此,宝宝打嗝是一个生理现象。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打嗝的次数自然就会明显减少。
此外,宝宝吃入过多空气是诱发打嗝最为常见的外在因素。
虽然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出现打嗝,但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这是由于母乳的流速在一定程度上小宝宝可以自己掌控,当然这点对于奶牛宝妈,就另当别论。
而奶瓶喂养的时候,奶量流速较母乳喂养的时候快,若加之喂养姿势不对,宝宝就容易同时吃入过多的空气,而导致打嗝。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有些宝宝吃上奶瓶就拒绝亲喂的原因,因为吃奶瓶更不费力气。
所以,为了避免这点,尽量不要等到宝宝已经饿极的状态或是哭闹烦躁的时候喂奶。在喂奶过程中,儿科医生建议你可以在宝宝吃完60~90ml奶时停下来拍拍嗝,母乳亲喂的话可在换边时拍拍嗝。但不管是何种方式喂养,喂养的姿势均需注意。
02
如何“拍嗝”,预防“打嗝”?
目前主要推荐的有4种拍嗝方式,分别是“直立式”、“端坐式”、“侧趴式”以及“飞机抱式”。
①直立式拍嗝法
将宝宝竖直抱起,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环抱宝宝拖住屁股,一手以空心掌轻拍宝宝后背。
②端坐式拍嗝法
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一手抱稳宝宝的同时将你的手掌根部放在宝宝的胃肠部,同时使宝宝身子前倾让ta的下颌部靠上你的手臂上部。另一手则以空心掌轻拍其后背。
③侧趴式拍嗝
让宝宝趴在你的大腿上(最好是单腿,你可以腿交叉或展开),这样可以挤压宝宝的胃部。然后你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手轻拍宝宝后背。同样使用空心掌。
④飞机抱拍嗝
这种方式尤其适合手臂力量大的宝爸出场使用。让婴儿趴在宝爸的前臂上,手腕处抵住宝宝的腹部,手掌握住宝宝的大腿根部,然后在房间内踱步。
飞机抱拍嗝法最后,提一下夜间喂奶的拍嗝问题。因为夜间喂奶,宝宝一般不会很饿,而且宝妈也在比较放松的状态,所以ta吃进去的空气会相对少些,所以并不是每次夜奶后均需拍嗝。
结语
宝宝打嗝这个问题,每个宝妈都会遇到。但你知道吗,其实宝宝打嗝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很难受,这点与成人是不同的。但是,可能会因为打嗝,诱发呕奶。
如果家有易打嗝,又易溢奶的宝贝,希望朵妈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