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吗??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最讲究礼尚往来,但有时候也不一定完全遵循这个原则。
对待可爱的周鸿,真得不适合礼尚往来。
前文几篇小文中,她出场频率很高。没办法,谁让可爱的她人品爆棚呢?
随手列举一下,憨态可掬、淳朴善良,重情重义,踏实肯干……尤为感人的是她还有只求付出、不期索取的优良品行。
大家春节都回老家过年,返程时也会带点儿土特产什么的。我带了些八宝茶送给大家,别人都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只有她推来搡去地很多遍,最后我只得不管不顾地扔在桌上就闪退了。不仅是我,别人也一样,谁送点儿东西给她,都得反复弄几个来回。
其实,我懂她,不是不愿接受大家的善意,而是不好意思接受。
她也经常送给我们东西,就算是在外面买点儿水果,也会分给我们一个,而且不允许我们拒绝,完全是硬塞硬给的架式,如果我们坚决不接受,就得跟往日温柔的她上演一部拉锯大战了。
熟识的人都知道周鸿在这方面的强势,日子长了,也就心安理得地乖乖接受她的给予了。于是,大家把她的行为称之为“一味付出、不求回报”。
单身时,大家相对随意些,每天来来去去地窜门,也不需要顾忌什么,更无需准备什么礼物。
结婚后,各自有了小家,住的地方也分散了,我们相互间多了几分客气,再去探望对方就不是窜门,而是做客了。既是做客,总不好空手前往,就买些水果、饮料、补品、牛奶、孩子的玩具之类的东西,心意到了就行,礼轻情义重。
所有人中,周鸿每次登门是最隆重的,大包小包,不把双手占满就不是她的作风,如果不是能力有限,我怀疑她会把商店搬过来。大家被她弄得很不好意思,有时想邀她来家聚会也不敢,生怕又惹得她搬来一堆东西。
阿珂情商很高,她早就发现了周鸿有这方面的强势,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带头发出了经典的号召﹕“对周鸿不能太客气了,不要回赠她,也不要回请她,不然非得招惹她牵来一头猪不可。”
哈哈,阿珂真是一语中的,不得不佩服她的幽默与睿智。
农村里,猪是最贵重的礼品,只有大事才会动用这个大件。如果我们因愧疚而用丰厚的礼物回送周鸿,按照她以往的作风,很有可能引来她更疯狂的举动。
后来,我们与周鸿之间就不再礼尚往来了。
生活就是这样,总得有人做出妥协,尊重对方待人接物的方式很必要也很智慧,毕竟让对方心安也是照顾他人情绪的做法。
那年,母亲大老远到青城来看我,周鸿又带着大包小包登门造访,她的热乎劲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至今记得她,动辄问我:“周鸿的孩子多大了?”“周鸿还在那个单位吗?”“她小儿子也上学了吧?”……
分别十几年了,每年春节前周鸿都给我寄一份坚果大礼包。我没有回赠,确实怕她送我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