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家务量真的决定孩子未来么?……说说公众号“小小包麻麻”的文
今天早上看到爱人出于好玩调侃,转发了一个公众号文章(如图),我的妻子非常善良,但是这篇文章却让人怀疑出发点。因为它利用“孩子的未来”引导读者,亵渎了大量为了社会,服务大众而默默奉献的家庭。由于平时从事媒体宣传相关行业,深知社会舆论对我们认知的影响力,职业责任让我决定利用所学媒体知识进行反击,这是我写下这段文字的元动机。
图片发自向阳1
首先,我不反对老公做家务,夫妻分担家务是应该的。但她说是“家务量”决定孩子未来,我就坐不住了,不说那些单亲妈妈,还有一个特殊大量的人群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因为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当兵考了军校在部队成家。他们一年到头一个接一个任务连家都回不了怎么可能做大量家务呢?照此推断,他们的孩子都没有未来么?
图片发自向阳
我仔细阅读那篇文章。所谓知其要害,打蛇打七寸。一会我就发现了这篇文章有瑕疵……这个“小小包麻麻”是“标题党”,这类文章很有指向性,针对特定人群,这类人群就是平时可能独自面对琐碎家务的年轻妈妈……这个标题成功抓住了她们的痛点。
图片发自向阳2
主标题可以说字字戳中这类人群的心窝子。“家务量”是现实问题,而且是“量”不是做不做。“孩子的未来”这就不得了了,这是家庭精神寄托和希望啊。谁敢不重视?作者真是太阴险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还不想点开看,那么副标题“800万”暗示你这是有庞大人群基础的,是经过实践的而且是“800万”“育儿”“变美”,到这里我就开始怀疑这个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果不其然,要论证她的观点,肯定要找一些知名度高的人和事,这种伎俩我真的想说换点新花样吧。
图片发自向阳我都不用去问度娘李安年龄,我就想问大家,李安这把年纪,做家务的时间却“长达6年”,可笑不。李安说“那时候赚钱养家都靠妻子,而他,每天傍晚做完晚饭,就会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妻子回家。”……这种生活我举双手同意。我愿意我愿意。关键是我成名了么?做家务能成名不?能拍电影挣钱不?
图片发自向阳继续往下走,拿黄小厨举例一样的没有意义,关键在于假设你已经成名了,黄小厨之类明星做任何事情都能赚钱,只要他想,你的老公能么?你又怎么确定你自己能成为像黄小厨老婆一样的女人?她们也有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这种假设论证的方法毫无意义。
4
名人的例子举完了,文章接下来又搬出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不做家务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成家后做家务的遭遇……视频拍摄技法娴熟,整体风格充满父亲淡淡的忧伤,人物特写都十分到位,我几乎就要被感动……如图。
图片发自向阳但是视频的最后,竟然是一个洗衣粉广告,我无语了,这是一个极尽抓人眼球之能事的一个行业。视频中找到的点跟这篇网文类似。只能说是更高级的视频界标题党。有意义么?
5
好了感情牌打完 接下来该什么了?科学论据啊。于是该文又开始移花接木了。如图
图片发自向阳看到这里,一般辨别能力的人已经快要信了,因为这里有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而且有实验人数,有结果。好像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就像文中极尽夸张的词语,“科学都证实了”。我就想说作者真的是用心险恶。其中有实验结果“敢于挑战军官、CEO等职业”。那我来问一句当了军官还能做家务?这些人一年都见不了几次家人,家都不能回还做家务?无耻,于是我专门搜索了一下百度关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家务实验”。结果是这样。
图片发自向阳映入眼帘排在前面的是这两篇文章,姑且不看下面对这个实验说“不要置信”的文章,就来看看这篇相同观点的。哦我明白了——这个实验是“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正义的我当场蒙了,英国哥伦比亚大学,不要怪我孤陋寡闻,在哪呢?这是什么大学?存在于地球上么?欺骗彻彻底底的欺骗,打开一看更是气不打一处。
图片发自向阳又是这种标题党,毫无根据的结论式标题。连作者都是标题党“名师点拨”。继续看
图片发自向阳同样的素材——黄磊和他的女儿……无语
老公的家务量真的决定孩子未来么?……说说公众号“小小包麻麻”的文章同样的洗衣粉广告片被巧妙的成为了短片。这样忽略了广告而带有记录感。
6
看到这里,我真心决定对这种人为了自己挣点广告费写这种混淆视听文章,必须拉起旗帜,鲜明反对了。因为生活中这类写手会混淆大家的认知,特别是一些老人孩子,我的父亲长期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之前经常看一些网络上所谓的“祖传秘方”“中南海名师指导”之类的文章,甚至误以为真耽误了病情,我非常痛心,也很苦恼老人为什么会信。其实,网络上的这类文章大多不可信,他总是用具有煽动性的话来吸引辨别力差的老人,一旦上当受骗,轻则损失钱财,重则耽误治疗。如果治病还可以扭转,那么关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未来,如果你被些错误观念误导了,则会影响你的行为方式,脱离正确轨道,这才会影响孩子未来。这样的文章太多。有说爸爸的有说妈妈的,总体来说有用的不多。
老公的家务量真的决定孩子未来么?……说说公众号“小小包麻麻”的文章再来说这篇文章,夫妻二人分担家务这是理所当然的,我认为文中所假设老公不干活的是少数,大多数家庭家务都是商量分工的,把这种假设的点作为文章来写,会让一些夫妻之间关系不和睦的妻子,找到一些所谓的“理论支持”吵架更理直气壮而已。
7
孩子的未来和教育息息相关,我认为孩子的教育也不是哪个人,哪方面做好了就能好的。而是家庭环境熏陶,学习能力锻炼,纪律道德约束训练,心理和身体素质等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孩子的未来决不是老公的“家务量”决定的。
现在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总是在网上浏览转发这些价值不多的网络文章,选择性接收自己认可的观点。这样只会弱化你对生活,对社会,对孩子教育复杂性的主观认知,形成依赖单一思维。有这个时间,可以身体力行的带领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好习惯,教他们对人生社会,父母亲人和身边朋友怀有乐观感恩的心,身教胜于言教,自己做好比让他人做好更简单更有效。
写点文字就是想警告那些网络写手,为了一己私利的人这不负责任的文章,一些网上公知打着真善美的旗号干着挣钱的勾当。提醒我们还是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图片发自向阳
转发朋友圈事情是小,其实反应了一个人的思维,自媒体时代人人要具备媒体素养,你的转文代表了你的立场,你作为媒体会影响别人。特别是那些老公回不了家的,默默一个人承担家庭重任的妻子们会怎么想,好在妻子只是调侃一下,很快听从的建议把文章删了。说的不一定对全当提个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