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咨询自由书写21天成长营(北京爱有方)真情心理咨询师

一封信,挽回几乎要中断的面询。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558b5dce1985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 蒂尔登个案

第三次面询之后。蒂尔登的母亲给罗杰斯打来电话,说蒂尔登不想继续面询。罗杰斯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告诉蒂尔登的母亲,自己会给蒂尔登写一封信的。

于是就有了这封信。

蒂尔登小姐:您好!

您的母亲告诉我您无意进行这次面询。我理解您的感受,也明白您对自己现在的状况感到有些沮丧。我并无任何要求您的意思,如果您不想再来,将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本周五之前,我还是将冒昧地为您保留下周二的预约时间。如果您能打电话通知我是否需要这次预约,我将非常感激。如果我在本周五之前没有得到您的答复,我将理解您取消了此次预约。无论您如何决定,我都会真心祝福您。

诚挚问候!

蒂尔登初次来面询的时候,是由母亲带来的,尽管她已经21岁了。她的问题是不愿意与任何人交往,虽然周围的人都认为她很优秀,但是她自己一点也不这样认为。甚至觉得自己很糟糕,于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已经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当母亲提出要为她找心理医生看看的时候,她接受建议,因为她也想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经过三次与罗杰斯的面询之后。蒂尔登的感觉是,在与大师面询的一个小时之中感觉很好,她将自己的困惑,不解和各种想法都能与咨询师很好的沟通。

在这过程中,她几次问到罗杰斯,自己该怎么办?但是罗杰斯的咨询风格不会告诉来访者怎么去做,没有任何的指导。因为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初称之为“非指导性治疗”。表里如一,准确共情,积极关注是他重要的几个治疗理念。

因此三次的面询中,他仅仅是引导蒂尔登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来访者自己找到答案,他认为来访者是有这个能力的。

虽然对来访者提出的怎么办的问题,他始终没有回复。然而咨询的效果是明显的,自面询之后蒂尔登有意识的参加聚会,还找到找朋友愉快聊天。她在试图改变自己。只是这些变化在蒂尔登自己没有觉察到,这是她好的开始。

然而,蒂尔登因为身体原因中断一个星期的预约。等到再一个星期的时候,就接到了蒂尔登母亲的电话。

罗杰斯觉得如果蒂尔登不希望再进行面询,她本人可以打电话告知。而她的母亲打电话,这就让罗杰斯觉得蒂尔登的母亲对女儿的干涉和控制有些过多,这样会导致蒂尔登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再回到罗杰斯的这封信中。罗杰斯的信写得“慎之又慎”,既诚挚亲切地表达了关切之情,又尽量不带任何“指导性”——这是书中对罗杰斯的这封信的评论。

这封信每个字都是罗杰斯大师再三斟酌之后落得笔。很显然这不是一封普通的想通知对方,或者想得到回复的信。信中包含4个要点:

1,是否再次进行咨询必须由来访者自己决定。

2,咨询师能够理解来访者做这样的决定有多难。

3,如果来访者决定不再来面询,咨询师不会对此作出任何评判,但还是要尽可能使面询继续下去。

4,来访者不想再见面,既无需解释原因,也不必为不做解释感到内疚。

于是,这封信的结果是,在周五的时候,蒂尔登亲自打电话,与罗杰斯确认她会在周二准时赴约。

大师在信中充分体现共情和积极关注之后。仅仅申明来与不来完全尊重对方的选择。对方也不必承担因此带来的丝毫压力和不适。因此,这种做法可以指导我们新手咨询师,对于来访者有意中断咨询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应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