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散文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恋爱

2017-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就是那只虫
我所说的读书,特指读纸质书籍。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恋爱

读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的负担。无论去哪儿,只要是预想将超过两小时的停留,必然要带一本书在身边,就像现代人必须要带上手机才有安全感一样。看书是思想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若能合二为一,不亦说乎!

爱不爱看书,成了我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隐性标准。甚至去到一个人家,决定我第一印象好坏的基础是他家的书房——有点刁钻。很多人说我矫情,看人太单一。不过,如今这世界,你若不挑剔,可能走到哪儿都是被别人挑剔,而且标准更单一——你有钱吗?当物质的高度与精神的高度形成巨大落差时,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能选择优雅地破碎,碎得灿烂,但有追求的人伤不起!为什么不选择主动去挑剔呢?所以,我回应那些说我之人的一句话是:我读那么多书不是用来看不起人的,而是为了内心骄傲地活着!丰子恺有句话:“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我的活法就是:读并快乐着。

以上大言不惭,只能针对现在的我而言。孩童时代,迫于家庭环境的束缚,没接受过多少读书的熏陶,因为我的父辈们都不是什么读书人,更谈不上书香世家。每读到一些名家的成长史,大都从小受到家庭熏陶时,不禁感叹,为什么我不是这样,而只能是乖乖去学堂,学我所能接触到的少量课本。当然没有责怪父母的意思,恰恰有些细节是要感谢我的父母的。比如母亲苦口婆心赋予我的善良与独立精神 ,父亲有意无意买给我的一些书写工具和字帖,都扎根似的伴随我的成长过程。印象最深的,是我童年时偶然翻看父亲的旧物,发现的一本笔记本。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人生格言,譬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那时候的我简直觉得惊艳,世间竟有如此高深的语言,父亲竟也有如此文艺的一面!于是偷偷拿走了那本笔记,找时间把它誊抄了下来。之后还把其中一首打油诗用毛笔写在一张精心挑选的纸上,带回学校炫耀好几天。

中学时开始接触到更深刻的语文教材和文学书。不过那时的学校,条件也没多好,图书馆肯定是没有的,同学间能拥有几本像样好书的更不多。所以,偶能得手一本随便什么文学书,甚至小人书、漫画书都已经满足了。我亲自购买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书就在这时候,那是在小镇百货大楼买到的厚厚的《水浒传》。好在我的第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依稀记得他圆圆的脸挂一副圆圆的眼镜,特别儒雅,如今忆起很像照片里胡适的样子。那时学校教学压力不大,晚自习也不用老师去守,然而每隔一段时间语文老师就会踱进教室,和我们分享他刚读完的小说。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无所谓有多少同学在听甚至调皮学生的偶作捣乱,自顾沉浸在自己所讲的故事里。当然肯定有一位津津有味的聆听者,那就是我。记得有一次讲《巴黎圣母院》,说到那个相拥的男女主角尸骨瞬间灰化而无法被分开的结局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一种奇异的审美感受油然而生。从此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种文学叫做外国文学,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是有浪漫情感的。感谢这位老师!

考取了师范学校,天地更加广阔了。这里有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和貌似学问高深的教师,还有一个巨大的逸夫图书馆,校门口更有各种各样的租书铺。于是学生们就自然而然地分流成 “三六九等”, 有的喜欢待在教室认真学习,有的喜欢往图书馆钻,有的喜欢在外面租各类通俗小说读。而我,一个刚刚从山里蹦出来的没开过眼界的愣头青,对这个花花世界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于是什么活动都参与,什么组织都想参加,书法组、美术组、舞蹈队、文学社……不见得人家都接受,但我喜欢。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还真不多!不过,那时候比较流行武侠小说和琼瑶的小说,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要说没在课堂上偷看过小说,我大概不信。我的武侠梦就是这时期建立的,特别钟爱古龙的写意武侠,如梦似幻,飘逸而神秘。看金庸小说则直奔顶端,从他的收官之作《鹿鼎记》开始,也因此另眼看待了我的母校所在地——大理的厚重文化积淀。

那个十九岁的青年,还略带着青涩的气质就已经走上三尺讲台。青春的躁动,生活的压力以及思想的幼稚,导致我几近十年不曾好好读书写字,大多数时间只为应付工作的需要和获取文凭的自学考试。回首这几年的虚度光阴,不禁为自己的青春而汗颜。走不出去也静不下来,没能行万里路更没读万卷书,寥寥可数的属于那个阶段的几本书,依然可怜而呆滞地陈列在我如今的书柜上,仿佛在懊恼地一遍遍揶揄着我:还记得你什么时候读过的我?你可曾在我身上留下只言片语?何况还有部分买来却从未翻阅过的书在那儿横眉冷对。这是一种警示!

机缘巧合,我进入中学,工作性质对自身学识要求也更高。捧起书本吧,年轻人!这个声音不断在空中回旋。于是,几年后这个不断否定着过去的新我,已然变成离不开书本的人了,凝视着不断累加的书本,嗅着弥漫房间的书香,精神里只剩下满足与骄傲,自信与充实。儿行千里母担忧,我行千里书为伴。每到一个地方,若有空闲,我的第一选择是逛书店。每读一本书,我都会虔诚地循环着那套相对固定的仪式:开封闻香——题字钤印——郑重入柜——牵肠挂肚——终于开卷——一气呵成——题写感受——即日落款。经过此番斋戒,那本书的内涵包括外在都已经嵌入我的生命,就像某人说的:以前读过的书就像从小吃过的饭,消化完就成了长在你身上的肉。因此,我一直保留着一种比较自私的戒备,不喜欢外人参观我的书房,生怕别人借书不还。曾与朋友开玩笑说,千万别让两种人进书房,一是爱书的,一是不爱书的。前者嗜书,好书可能有借无还。后者轻书,他觉得没必要还,理由有三:一者书本身并不贵,二者我看得起你才借你的书读,你该感激才是;三者你都已经看过了,就像嚼过的口香糖罢了。殊不知我的那些题印痕迹和感想批注也赋予了书本本身以人文的生命,其价值已经不是那个售价所能比拟,更何况有时寻一本书的成本可不低。

有人讲起读书的好处,举了一个例子:当我们来到塞外,读书人会吟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读书的人只会惊叫“哇噻,好多沙子!”不禁哑然。就我而言,读一本书如同恋爱了一场,或轰轰烈烈,或愁肠千转,或浴火重生,或潸然泪下;辗转千年,如跨时空的爱恋,神交古人,若斩不断的情丝。时而学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时而学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有时候因功利而读,有时候因兴趣而读,不一而足。于是阅读也就自然成为我语文课堂上的主打歌,或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或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抑或只为了多带出几个能享受阅读的学子。因为阅读的终极目标其实是指向人生发展的根基——善良。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不仅仅是外在书卷气质的体现,更主要是源于善良有爱而发自内心的柔软。笑对红尘,以柔克刚,继而包容万物。那么,读书与善良的关系是怎么建立的呢?一言概之,那就是心灵体会到的美好越多就越能审美地包容世界,感受过的苦难越多就越能慈悲地大爱这个人间!那么,不读书的人就不善吗?当然不是,但格调不高,且谓之小善。何况还有那么多不读者不善,以及恶者读乃善作为正反两证呢。且看:授人以爱与坚强的《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授人以道德和责任的《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顽强的《活着》,苦难的《人生》以及悲惨的《悲惨世界》,不胜枚举。若论古今,《红楼梦》是挖不完的宝藏,《文化苦旅》是走不尽的沧桑,屈原老庄吴敬梓直至当下莫言,那是品不透的奥妙……所有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其字里行间都共同渗透着一种发光的东西——爱。

最后,提及一次我典型的精神蜕变。大概五年前吧,读过一点书的我,加上不多不少的那点生活阅历,以为自己看待问题已经很深刻了。想不到在偶然的情况下读到了一本书叫《中国模式论》,不读则已,一读就放不下了。用很长时间细细品读和思考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对祖国的认识是多么肤浅,对祖国未来的前瞻是多么保守甚至消极。掌嘴吧!摒弃那个曾经抱着《杂文选刊》恸哭流涕的幼稚成年人吧。从此我开始搜寻这类正能量的书籍以飨自己饥渴的爱国心,如《中国热》等。回头看看书柜里曾让我读得痛心疾首的诸如《丑陋的中国人》的几本书,现在感觉它真心丑陋!但我不会愤而丢弃,毕竟它们也曾给过我思考。

这就是书的力量和读的价值。且看:

“闲来埋入书堆,墙上斑驳余晖。茶香袅袅晕散,花草横斜翠微。”

读书人不孤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