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之01——遇事不急躁盲动
2021-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苏缘sharon
前几日,百度首页一视频内,一年轻女子自尽未遂。
窗外梅雨相泣,泣苍天之下又一苦人,受尽无明之苦。
卧房内,警员、其母、邻居,人员众多,忙乱成锅内粥。
女子苏醒后,情绪激烈,110警员安抚相劝。
自尽缘由,皆因其夫欠下赌债五十万。
其母怒其不争,责骂其女。女子肢体盲动,情绪愈加激烈,警员劝其母勿言语相激。
遂电联其父,子与父卧榻相呼,涕泪交加。
针对此事件,余留言于评论区:
“此刻为母做法欠妥,而令嫒遇事采取极端之法,不懂得积极正确应对人生苦悲,根源在于教育败笔。”
今日收到一网名回复评论:“汝怎知此为教育败笔?汝科学研究过?汝如何得出此结论?”
呜呼!暴怒情绪似要溢出屏幕……。
余正精读《孔雀东南飞》之评论,此一责问,令余心有所波动,此为闻过则怒之现实版,似要跳脱至桌面,与余拳脚相加一番。
钟秒间思量,不予回复为上策。
“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收场,此为受封建家长制与封建礼教压迫所致的必然结局”,阅读约一刻钟,内心已无波澜。
此评论与余何干?不过几句文字而已,大可不必劳神。
不受外境外缘所转,情绪平坦无波,内心清澈如水,逍遥、轻松、自在。
业力相随,反复造口业,则加固习气;图唾沫之快,则消耗精气神。
察觉迅速,习惯反思,不急躁盲动,不与人相争,此为上策。
修改习气,遇事只需忍耐一时,结果自会不同。一次、两次、三次,磨练习性,如混浊之湖,日久替新,终有清澈之日。
这其中的心理变化,细细品味,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荀子之《劝学》曰:
“问楛也,勿告也;告楛也,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辨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今日天气:
2021年7月8日,杭州最高温度35~24摄氏度,接连几日高温,最高一日已飙到38摄氏度。上午不开冷气,颈椎不疼。下午头晕,忧中暑,遂开冷气,颈椎疼。冷暖不能两全,无奈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