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白鹭》教学点滴谈
《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 白 鹭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作者一落笔就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为什么会是一首诗呢?让我们先来回味“诗”的特点,诗有形象美、意境美,乃至理趣美。语言合辙押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作者以诗人独特的感受,从白鹭身上捕捉到,他惊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起首这一句就饱含了无限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中“适宜”一词用法精妙,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问的方式,找到“适宜”的具体表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是对“适宜”的最好诠释。这句的“一分”与“一忽”这一字之差,虽然都是数量词,但又有细微的差别,“一忽”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通过才读就能洞察“忽略”中的“忽”与“一忽”的异同,而抓住这两组数量词,学生对“适宜”的理解就迎刃而解,这是,白鹭的外形之美就声音在学生心里。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⑥⑦⑧三段文字,是三幅画面,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文中的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因为场景的不同,画面的内容不同,带给读者的感受不同,在这三段中,还要关注“清水、清晨、清澄”三个词语,其中都有“清”,但含义不同,教会学生理解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含义表达的不相同的方法。这样就紧扣了教材中“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 部分的训练要点。 其次还要注意,三幅画面的教法要不同,不能平均施力,要有侧重,如果教学中能采用教、赴、放的教学层次来设计,三幅画面的学习,就会让学生有一次体会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寄情于景寓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强烈追求。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⑩——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近乎完美的白鹭还是要有一点儿缺憾,那就是它不会唱歌,可是这点儿缺憾在作者的眼里,也变成美的有一种形式,那就是白鹭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⑪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终于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是前文的反复,这里的“实在”一词是强调,也是再次印证全文的判断。“韵在骨子里”强调白鹭自身的那种孤傲、冷静的性格特征是由内到外的散发出来,让读者阅读到此,就不由得想高声朗读!教学中紧紧抓住“初步感受借助事物抒发情感”的写法,展开教学。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白鹭》作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第二阶段,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当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国民党政府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作者讴歌白鹭,讴歌乡间生活的安详与和谐,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